成本会计的工作秘诀

成本会计的工作秘诀

ID:38318050

大小:480.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09

成本会计的工作秘诀_第1页
成本会计的工作秘诀_第2页
成本会计的工作秘诀_第3页
成本会计的工作秘诀_第4页
成本会计的工作秘诀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的工作秘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本会计工作秘诀滕方玮祁敏一、九宫格前三格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附分类法、定额法;中三格是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相当飞机起落架,起飞前先收起落架,即核算成本时先把制造费用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及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可看作空中加油机,要输油到主机上,即要归结分配入生产成本中去;后三格是完全/变动成本财务核算体系、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财务核算体系、产量/作业成本财务核算体系,此为“三三得九”。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完全变动成本财务核算体系实际标准成本财务核算体系产量作业成本财务核算体系二、九九分(一)一九是成本龙龙

2、头是成本计划,龙身是成本核算,龙尾是成本分析,四个金爪是成本控制、成本奖惩、成本预测、成本决策,龙角是定额、标准成本。(二)二九是成本预测方法即趋势预测、本量利分析、敏感度分析、经济模型预测、目标倒推、经验值、同行参考、弹性预算、限额成本,可产生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计划成本。九九八十一个节点,分为九组。(三)三九是成本管理原则1.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原则;2.实用价值原则(既不搞烦琐哲学,又不片面追求简化);3.有章可循原则(加强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和盘点管理,做好定额、记录的设计和制定,表格要简单明了);4.因地制宜(采用适当成本计算方法)原则;5.抓住成本信息五性原则(全面性、真实性、及时性

3、、可比性、可操作性);6.成本与利润非完全翘翘板关系(要具有成本周期、战略成本观念);7.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标准分配计入);8.分配标准与待分配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原则;9.成本数据是为信息使用者服务原则。(四)四九是九个归集的费用要素即主要材料、燃料动力、应付职工薪酬、其他直接费用、折旧费、机物料、车间经费、停工损失、其他间接费用。(五)五九是简化九步核算模板1.制定产品生产标准卡片(标准耗用及标准单价);2.查询期初在产品成本(量、价);3.进行原材料盘点;4.计算材料分配和制造费用分配得出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5.进行半成品盘点;6.根据定额资料将月末

4、半成品进行材料还原;7.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得出半成品成本资料;8.根据标准成本计算材料差异;9.根据标准成本计算费用差异。(六)六九是分配标准1.消耗量2.费用额3.产品的体积、长度、重量、占用面积、售价4.订货次数、采购价值5.直接材料成本6.直接材料数量7.成本动因(插件个数)等8.工人工资、工人工时、机器工时、投产量9.各种综合分配系数,以上可有定额、实际、计划等类型。(七)七九是九个关键节点问题1.原材料领料时结转成本价格,可按计划价、实际成本、按定额、按上月加权平均单价等;2.成本项目与受益对象的确定问题;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采用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按

5、计划成本分配法等(计划成本分配时,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得出各个车间、部门应分配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辅助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按受益数量比例转出到非核算部门);4.成本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如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按定额成本比例分配等;5.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一为间接分配,即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一为直接计入,如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或者按计划成本、定额单位成本或最近一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产成品成本,从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转出产成品成本后,其余额即为在产品成本;6.正常停工与非正常停工、正常损耗与非正常

6、损耗;7.成本下降与效率下降的关系;8.成本持续性降低与形成企业优势的关系;9.成本效益比的关系。(八)八九指周期成本即立项成本、研发成本、设计成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售后服务成本、行政管理成本,不可顾次失彼,减了一个环节成本,增了另一个环节成本。(九)九九归一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1.以主动的战略成本管理代替传统的被动式成本核算管理,成本降下了,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了,销售也下降了,显然是不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的,甚至创造优势、发掘特色还会增加成本,关键是要增加效益;2.以动态的成本管理取代静态的成本管理,重视成本控制,注重市场调查和生产经营信息

7、的反馈;3.注重实际而不是想象,压缩人员开支、降低供应价格、提高产量、加强销量的计划要务实,产品价格没有市场竞争力时该下马要及时下马;4.成本信息要反映成本而不能失真,不能为填报各种口径的上报资料方便乱摊成本、搞乱账目,让企业管理者无从考核和控制生产经营;5.要重视信息技术运用,这样才能有能力及时收集处理大量的成本信息;三、持久管理,算而有用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等同于“支出控制”,而是一项系统工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