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ppt(1)

《望海潮》ppt(1)

ID:38318863

大小:1.88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10

《望海潮》ppt(1)_第1页
《望海潮》ppt(1)_第2页
《望海潮》ppt(1)_第3页
《望海潮》ppt(1)_第4页
《望海潮》ppt(1)_第5页
资源描述:

《《望海潮》ppt(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的段落叫:阕或片4、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了解作者,知人论世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2、。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少年柳永混迹于烟花巷陌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51岁时,柳永终于及第,去过福建,短短两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载入了《海内名宦录》,足可见其在经纶事物上的天赋。了解作者,知人论世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

3、。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柳永是大量作慢词的第一个词人,慢词的大量创作,不仅扩大了词的体制、容量,便于表达更为复杂的情感,而且为词的进一步繁荣打开了局面,柳永在词史上重大贡献,当首归于此。背景介绍柳永到处飘泊流浪,到杭州后,他的老朋友孙何正在当杭州太守,但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没办法见到他。于是柳永写了这首《望海潮》,很快在歌女中间传唱开来,一直传到了太守孙何那里。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后来也没有怎么提拔他。1、读准字音,结合注解了解词的大意。参差()

4、堤()沙天堑()无涯()千骑()珠玑()罗绮()钓叟()重()湖叠()cēncīdīqiànyájìjīqĭsŏuchóngyăn解词释句,整体感知译文: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

5、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图景繁华5、从百姓生活上看1、从地理位置上看2、从历史传统上看3、从自然景观上看4、从市井面貌上看惊叹赞美艳羡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理清脉络,整体感知学会品赏(如炼字、文句、手法)你认为词中哪个字用得奇?(字意、效果)你认为那句话说得好?(手法、意蕴、作用)品味语言鉴赏意象1、这首词描绘了哪些意象?用了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意象:烟柳、画桥、风

6、帘、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市井、桂子、荷花、羌管、菱歌、千骑拥高牙、箫鼓。手法作用:白描,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渲染,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西湖钱塘胜景,极写杭州百姓安居乐业,欢乐祥和的气氛。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提示:不好。“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提

7、示:这几句充满动感,又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音乐萦绕,笛声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写出了此地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品味语言鉴赏意象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提示: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桂子和荷花是代表西湖的两种典型意象。“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荷花种植范围广,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学会答题(掌握规律,学以致用)四、阅

8、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