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2实验复习

物理必修2实验复习

ID:38325764

大小:48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0

物理必修2实验复习_第1页
物理必修2实验复习_第2页
物理必修2实验复习_第3页
物理必修2实验复习_第4页
物理必修2实验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必修2实验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探究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一、实验目标:探究橡皮筋弹力做功与小车速度变化关系木板、小车、橡皮筋(若干)、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钉子2枚二、实验器材:三、实验示意图:橡皮筋拉力做功真的全部转化为小车的动能了吗?1、如何平衡摩擦?使木板稍微倾斜,用重力的分力(下滑力)来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2、如何探究橡皮筋做功与物体速度关系?探究的思路(1)、测量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2)、测量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v(3)、数据处理,寻找W与v的关系1、测量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问题a: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如何测量?F为变力,做的功很难测量。问

2、题b:探究过程中,我们是否需要测出橡皮筋做功的具体数值?措施:设法让橡皮筋每次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问题c: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有什么要求?2、测量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v问题:如何测量小车的速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问题:纸带上打出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应该采用那些点来计算小车的速度?为什么?取点迹清晰且间距均匀的部分3、数据处理,寻找W与v的关系问题:如何找到功与速度的关系?方法一:计算法方法二:图像法比较麻烦简便直观,可以减少偶然误差画W——v图像还是画W——v2的图像?Wv20结论:弹簧弹力对小车做的功与速

3、度的平方成正比参考实验步骤1、按图装好实验器材,把木板稍微倾斜,平衡阻力2、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把橡皮筋拉长到一定的位置,理好纸带,接通电源,释放小车。3、换用纸带,改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实验,保持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的长度相同。4、由纸带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把小车第一次获得的功计为W,第2次,第3次……计为2W,3W……5、对测量数据进行估算,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的关系,然后以W为纵坐标,v,v2(或其它)为横坐标作图。1、对橡皮筋做的功来说,直接测量是有困难的,我们可以巧妙地避开这个难题而不影响问题的解决,只需要测出每次实验时橡

4、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第一次的多少倍,使用的方法是A、用同样的力对小车做功,让小车通过的距离依次是s、2s、3s……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力对物体做的功就是W、2W、3W……B、让小车通过相同的距离,第1次力为F、第2次力为2F、第3次力为3F……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C、选用相同的橡皮筋,在实验中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物体做的功就是W、2W、3W……D、利用弹簧秤测量对小车的拉力F,利用直尺测量小车在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

5、,便可以求出每次实验中力对小车做的功,可控制为W、2W、3W……√3、在本实验中,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作用,这样,在小车沿木板滑行的过程中,除橡皮筋对其做功以外,还有阻力做功,这样便会给实验带来误差,我们在实验中想到的办法是,使木板略微倾斜,对于木板的倾斜程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只要稍微倾斜一些即可,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B、木板的倾斜程度在理论上应满足下列条件:即重力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应等于小车受到的阻力C、如果小车不受拉力时在滑行的木板上能做匀速运动,这木板的倾斜程度是符合要求的D、其实木板不倾斜,问题也不大,因为实验总是存在误差的

6、√√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关系”的实验中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功WW2W3W4W5W速度V(cms-1)12.016.820.424.226.8试由实验数据,通过作图线确定橡皮筋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关系?二、验证机械能守恒一、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条件:自由落体)1、如何保证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三条措施来保证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2、如何测量物体下落高度h?3、如何测量速度v?4、实验过程。数据分析:一、什么条件下机械能守恒?仅重力或弹力做功下。二、如何验证机械能守恒?(在重力作用下)选取自由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测量

7、什么?测v、h一、保证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1、必须用“重锤”。2、如何保证初速v0=0?先打点后放纸带。3、如何确保物体一定为自由落体运动?········0A    B     C       D用直尺量要求第一、二两点间距接近2mm。测量物体下落高度的方法是:········0A    B     C       D1、一般挑选取一条第一、二两点间距接近2mm的纸带来做实验。2、测出OA、OB、OC的距离。注意为什么一定要从O点开始测量?3、如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v?········0A    B     C       D1、如何

8、测B点速度?求AC间的平均速度?2、能求A点速度吗?3、如果不利用O点,能证明机械能守恒吗?如AD段?(在自由落体运动)········0A    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