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6.5《宇宙航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物理:6.5《宇宙航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ID:38326829

大小:1.09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10

物理:6.5《宇宙航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物理:6.5《宇宙航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物理:6.5《宇宙航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物理:6.5《宇宙航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物理:6.5《宇宙航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6.5《宇宙航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5《宇宙航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过程与方法: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教学难点: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具准备: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一、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二、宇宙速度三、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四、地球同步卫星一、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牛顿设想:抛出速度很大时,物

2、体就不会落加地面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人造地球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那么,在该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速度v如何推算?卫星离地心越远,它运行的速度越慢。这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最低发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近地面的卫星的速度是多少呢?二、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km/s地球11.2km/s>v>7.9km/s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11.2km/sV3=16.7km/s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人造行星→人造恒星人造卫星概念辨析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1、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

3、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时的速度。2、运行速度:是指卫星进入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r↗v↘近地卫星其它卫星①宇宙速度均指发射速度②第一宇宙速度为在地面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三、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可见:v、ω、T与r为一一对应关系练习:求近地卫星的周期我们能否发射一颗周期为50min的卫星呢?四、地球同步卫星1、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的人造卫星,它在轨道上跟着地球自转,同步地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周期:T=24h2、所有的同步卫星只能分布在赤道上方的一个确定轨道上,即同步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离地面高度为定值。对同步卫星:其r

4、、v、ω、T、g均为定值小结特点:(1)定点在赤道上空(2)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3)距离地面的高度高度一定(约距地面36000km)(5)线速度大小(约为3.1km/s)h练习:求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地球同步卫星能否位于厦门正上方某一确定高度h?同步卫星为了卫星之间不互相干扰,大约3°左右才能放置1颗,这样地球的同步卫星只能有120颗。可见,空间位置也是一种资源。凡是人造卫星的问题都可从下列关系去列运动方程,即:重力=万有引力=向心力2、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之比m1∶m2=1∶2,轨道半径之比R1∶R2=3∶1,下列有关数据之比正确的是()A、周期之比T1∶T2=3∶1 B、线速

5、度之比v1∶v2=3∶1C、向心力之比F1∶F2=1∶9 D、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1∶9例题分析1、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则()A、速度越小,周期越小B、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小C、加速度越小,周期越大D、角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大BCD1999年5月10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箭双星”,将“风云1号”气象卫星和“实验5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离地面870km的轨道,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这两颗卫星的运动速度约为A、11.2km/sB、7.9km/s C、7.4km/sD、2.1km/sC例题分析h=3.6×107mr=4.2×107mv=3km/sT=24hh=3.8×10

6、8mr≈3.8×108mv=1km/sT=27天h≈0r=6.4×106mv=7.9km/sT=84分钟同步卫星近地卫星月球近地卫星、同步卫星、月球三者比较小结:一、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km/s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11.2km/s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16.7km/s二、同步卫星1、周期T=24h2、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再见贵阳代怀孕http://huahaijx.com/贵阳代怀孕帆鬻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