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试飞1、2

27、试飞1、2

ID:38334127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0

27、试飞1、2_第1页
27、试飞1、2_第2页
27、试飞1、2_第3页
27、试飞1、2_第4页
27、试飞1、2_第5页
资源描述:

《27、试飞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7、试飞备课:回车镇第一中心小学谢婵娟审阅:城区四小薛艳博教材分析 宋庆龄那温文尔雅、慈祥美丽的形象早已深深地刻进我们的头脑,使我们对她产生一种敬爱之情。可是在她文静纤弱的外表之下,同时还具备着勇敢坚毅和沉稳的气质,这些却是我们不太熟悉的。在这篇课文之中,通过试飞这件事情,让我们看到了宋庆龄性格中的另一面,她为了中国的富强和发展,为了中国的航空事业而勇敢地登上飞机亲自进行第一次试飞。本文具体生动地记叙了这一次不平常的试飞。通过对宋庆龄外貌神态的描写以及观看试飞的人群反应的场面描写,使我们领略到宋庆龄勇敢无畏的精神风采,从而对她更加崇敬与热爱。  这篇文章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多方面

2、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在写人的习作中学习借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了解宋庆龄勇敢沉稳的性格和爱国主义精神。  3.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4.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写法。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学准备:搜集关于宋庆龄和孙中山的一些故事或者其他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宋庆龄图片)交流同学们了解的有关宋庆龄和孙中山的资料。2、说说宋庆龄在你心目中的形象。3、过渡导入:宋庆龄那温文尔雅、慈祥美丽的形象早已深深地刻进我

3、们的头脑,使我们对她产生一种敬爱之情。她为了中国的富强和发展,为了中国的航空事业而勇敢地登上飞机亲自进行第一次试飞。通过试飞这件事情,让我们看到了宋庆龄性格中的另一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一次不平常的试飞。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2、检查自学情况:(1)扫清字词障碍:a、读准字音(指名读)宾客潇洒哗然纤弱舱盖摄影惴惴你认为在字音字形上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字?b、师将易混易错的字词板书在黑板上,让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识记。c、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

4、意思:预设:潇洒哗然惴惴(2)3读通课文指名分节读,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错。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3、把握大意:(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情?请用简练的话语概括下来。(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三、读文质疑: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提出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先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要做好记录,梳理出一两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准备在下节课上交流。 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1、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试飞》一文,自学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引导学生质疑:那么,要学好本课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呢?首先有各小组长

5、回报你们小组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补充、梳理本节要探究的重点问题:预设:这次试飞有什么重要意义?从这次试飞可以看出宋庆龄的什么精神品质?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3、潜心批读、自主探究(1)自探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出相关的段落,画出重点词句,批注下自己的自读体会。(2)学生自学,教师查看学情,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二、解疑合探(一)交流这次试飞的意义这次试飞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你能找到书中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吗?第1段有这么一句话:“这架取名为‘洛士文号’的飞机,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关系重大。”在第15段找到“

6、万一失事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在第20段宋庆龄说的话:“先生,我们有了自己制造的飞机!自己的!”(学生说出句子后,教师要随机让学生说出体会。)师:“洛士文号”飞机是我国第一架自己制造的飞机,如果这次试飞成功,那就标志着我国成功研制出了自己的飞机,在我国航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请带着你的情感读一读这些句子,好吗?(二)感悟人物品质从这次试飞中,你感受到宋庆龄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关句子。)1、出示:人群哗然,谁也没有想到,参加试飞的竟是文静纤弱的孙夫人。(1)、“文静纤弱”是甚么意思?(2)、孙夫人参加试飞,人群

7、为什么哗然?2、出示:孙中山说:“当然,‘万一’是存在的,夫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她说‘万一失事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1)、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的感受吗?(宋庆龄为了中国的强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爱国之心和勇敢之情在这句话中尽显出来。)(2)、此时,你对宋庆龄产生了怎样的感情?你能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吗?(3)、指导朗读,生读——评价——再读。3、出示:夫人微微笑了笑,挥手向人们致意。(1)、文中还有多次写到宋庆龄的微笑,请同学们找一找。出示:a、夫人微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