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兔大战——澳大利亚兔灾

人兔大战——澳大利亚兔灾

ID:38335926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0

人兔大战——澳大利亚兔灾_第1页
人兔大战——澳大利亚兔灾_第2页
人兔大战——澳大利亚兔灾_第3页
人兔大战——澳大利亚兔灾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兔大战——澳大利亚兔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兔之战——澳大利亚兔灾许多到澳大利亚旅游的外国人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澳洲人的文化里,最为邪恶的动物不是大灰狼,更不是狮子、老虎,而是在外人看来活泼可爱的野兔。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澳大利亚人如此痛恨野兔,甚至“谈兔色变”呢?这一切,主要还是源于那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前后持续了近百年的惊心动魄的“人兔之战”。100亿只兔子在辽阔的澳洲大陆上,原本并没有兔子。1788年1月27日,由阿瑟•菲利普船长率领的英国皇家海军第一舰队在悉尼港登陆,将欧洲兔子从英格兰来到澳洲。1859年,一位名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

2、亚。在他携带的大批行礼物品中,还包括24只欧洲兔子、5只野兔和72只鹌鹑。作为一名标准的英国绅士,奥斯汀对打猎有着特殊的兴趣,于是他就把这些兔子放养到他位于季隆附近的领地上。这样到了第二年,他就可以在空闲时间和其他农场主一起享受骑马打兔子的乐趣了。4在当时,没有任何人能够预计到兔子的繁殖速度有多快。由于澳大利亚没有鹰、狐狸和狼这些天敌,来到这里的欧洲兔子发现自己简直来到了天堂:这里气候宜人,遍地是可口的青草,四周又看不到敌人的踪影;另外这里土壤疏松,打洞做窝也非常方便。于是,一场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可怕扩张开始了。这些兔子从奥斯汀的

3、领地出发,开始向北向西扩展。1866年,在南澳大利亚的卡普达,又有人往野外放养了一批兔子,从而使得兔子的扩展速度大大加快。此后,这些兔子的后代以平均一年130公里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到1926年,全澳洲的兔子数量已经增长到了创纪录的100亿只。有史以来最大的生态悲剧在一望无际的澳大利亚大草原上,成群结队的兔子贪婪地啃吃着各类青草,十只兔子就能吃掉相当于一只羊所吃的牧草。同时,它们还会啃食各种灌木和树皮。在干旱的季节,它们甚至爬到树枝上吃较嫩的树叶,打洞啃吃树根,使成片的灌木丛和树林变得一片枯萎。4由于兔子在澳洲泛滥成灾,澳大利

4、亚的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兔子吃了大量的牧草,这让牛羊非常不高兴。另外,由于兔子天生善于打洞,它们在土质疏松的牧场和农场下挖的洞穴深达1.5米,不但牛羊常会陷入洞中,更严重的是,农田下大量的洞穴会使得农业机械无法开展作业。甚至早在1881年,澳大利亚的一些农场就因此而荒废。最无奈的世界奇观万般无奈之下,1887年,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悬赏25000英镑,无论是谁,只要能提出一种可以有效杀灭兔子的方法,就可以获得这笔数额不菲的奖金。澳大利亚政府还曾动用空军播撒毒药,进行立体战和化学战,想对兔子来个斩尽杀绝。这一招开始确实有效,兔子

5、们死伤累累。但是,由于兔子们的繁殖能力惊人,在撒药过后不久,兔子群依然兴旺。而撒下的毒药,却对草原的生态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澳大利亚政府只好放弃这种方法,兔子们又一次取得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致命的武器4到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生物学家从美洲引进了一种依靠蚊子传播的病毒——粘液瘤病毒,这种病毒的天然宿主是美洲兔,能在美洲兔体内产生并不致命的粘液瘤,但这种疾病对于欧洲兔子来说却是致命的。另外,由于这种病毒具有选择性,对于人、畜以及澳大利亚的其他野生动物完全无害,无疑是消灭澳大利亚兔子的最理想的武器。然而,随着免疫能力的逐渐增强,

6、澳大利亚兔子在感染上粘液瘤病毒以后,死亡率越来越低,到目前已下降到40%。与此同时,兔子的数目也逐年回升,到1990年时已恢复到6亿只左右。为了防止灾难重演,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一直在不停试验各种不同的生物控制方法,引入多种病毒,以达到抑止兔子大量繁殖的目的。目前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是一种最早在中国发现的兔杯状病毒。澳大利亚这场持续了百余年的“人兔之战”,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实际上,这样的问题绝非澳大利亚所独有,近些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摘自洪星范等编著的《代价——人类发展史上最

7、值得铭记的20大教训》。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