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技术革命

三次技术革命

ID:38339151

大小:3.37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6-10

三次技术革命_第1页
三次技术革命_第2页
三次技术革命_第3页
三次技术革命_第4页
三次技术革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次技术革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类文明的引擎——世界近现代科技成果一、英国工业革命(一)、概念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飞跃。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于英国,到19世纪中期,法、德、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场革命2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根源: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国内市场:圈地运动;国际市场:殖民扩张)(二)、原因3材料二

2、、英国经济学家曾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英国产业革命史》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资金和海外市场4材料二、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英国还在劳动力供应方面占优势;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

3、国内市场的扩大5材料三、16~18世纪,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在西欧得到了迅速发展。英国的呢绒工业便是典型的例子,它成了英国的“民族工业”。17世纪,一些没有行会组织的新兴工业也发展起来,包括采煤、冶金、火药、造纸、造船业等等。手工工场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6材料四、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英过较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保障7(二)原因:1.根源: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国内市场:圈地运动;国际市场:殖民扩张)2.资金: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3.劳动力:圈地运动;4.技术:工场手工业的技术积累;5.政治保障:英国较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8(三)发展历程:1.棉纺织业: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端)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创立近代工厂制度;2.动力革新:9手工水力时间发明动力1733飞梭1764珍妮纺纱机1769水力纺纱机1779骡机1785自动织布机生产上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一个部门的技术进步必然推动其他

5、部门的技术改造。在蒸汽机发明以前,机器大多靠水力推动,工厂必须沿河建在有流水落差的地方,而且水力还受到气候和季节的限制。10(三)发展历程:1.棉纺织业: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端)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创立近代工厂制度;2.动力革新: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万能的原动机”)112、动力技术的革新1705年,英国人纽可门制造大气活塞式蒸汽机1782年,英国工人瓦特改良蒸汽机231条件: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件1690年,法国人巴本发明活塞型汽缸

6、12材料一、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分。它提供了开发和利用热能来驱动机械的手段……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蒸汽时代”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发明的历史意义13历史意义解决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加速工业化进程1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蒸汽机应用于汽船和火车机车,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3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214(三)发展历程:1.棉纺织业: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

7、“珍妮机”(工业革命开端)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创立近代工厂制度;2.动力革新: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万能的原动机”)3.交通工具的革新:15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16史蒂芬孙和1814年制造的“火箭号”蒸汽机车早期蒸汽火车17火车同马拉车赛跑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加快了客货运输的速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资本流通的速度,降低了运费成本,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到1850年,已建成铁路9600公里。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

8、系。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18(三)发展历程:1.棉纺织业: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端)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创立近代工厂制度;2.动力革新: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万能的原动机”)3.交通工具的革新:1803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4.机械加工制造业:19世纪初诞生,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19(三)工业革命的影响阅读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