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

ID:38341405

大小:327.3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10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_第1页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_第2页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_第3页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_第4页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什么是分析和设计?分析对问题和需求进行描述,回答“要做什么”的问题。强调将功能性需求翻译成软件的概念,即用软件的概念来解释系统所要求的功能。设计对问题的逻辑解决方案及系统如何满足需求和约束进行高层描述和具体说明,回答“该怎么做”的问题。强调问题的逻辑解决方案,即系统怎样才能满足需求。什么是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的精髓是按照对象(事物、概念、实体)的观点考虑问题域和逻辑解决方案。面对对象的分析(object-orientedanalysis)重点在于发现并描述问题域中的对象面对对象的设计(object-orienteddesign)重点

2、在于定义那些能最终用面对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的逻辑软件对象,这些对象具有属性和方法。说明本次的重点在于分析和设计过程,而不是面对对象的分析设计本身,以下的设计法则不会被讨论:优先使用组合,而不是继承;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实现;开、闭法则;李氏替换原则;分析和设计的必要性和粒度类比:软件开发和建筑、系统分析设计和建筑图纸;系统的复杂度决定了分析和设计的必要性:需要进行分析和设计的系统特点:问题领域复杂、技术实现难度高、需要多人协作、需要长期持续维护、未来可能扩展;系统的复杂度和开发模式决定了分析和设计的粒度;分析和设计的前提:清晰、准确的需求用例规约(功能性需求)、补充规约(非功能

3、性需求)、数据规格说明、词汇表、界面原型等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过程借鉴Rational统一开发过程(RUP),以UseCase驱动、体系架构为核心的迭代化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过程。用UseCase作为划分问题的组织单元,分析和设计活动的局部粒度都遵照这一划分原则;高内聚、低耦合的架构;基于风险前驱的原则,渐进的展开分析、设计及其相关活动。模型的划分业务模型(UseCaseView-用例图):表述业务过程需求模型(UseCaseView-用例图):表述系统需求数据模型(LogicalView-DataModel):表述数据库设计分析模型(LogicalView-用例图、时序图、类

4、图)设计模型(LogicalView-用例图、时序图、类图)实现模型(LogicalView):按包结构组织实现元素物理模型(ComponentView-组件图、DeploymentView-部属图)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过程角色和分工系统架构师领导和协调整个项目的技术活动;负责全局分析、全局设计;系统分析师负责局部性的分析和设计问题以及细节性的设计问题;全局分析角色系统架构师依据软件需求,包括用例规约(功能性需求)、补充规约(非功能性需求)、数据规格说明、词汇表、界面原型等既往经验活动选用架构模式建立概念模型标识分析机制选定分析局部结果架构模式概念模型分析机制选定的分析局部全局分

5、析—选用架构模式概念架构是指系统重要设计内容的逻辑组织和结构结果:架构模式层次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持久层MVC架构模型视图控制全局分析—建立概念模型概念:业务需求和软件需求中通常会揭示系统必须处理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同样将成为设计模型中的核心要素,也将是部分分析类的前身和雏形;概念模型包括:一组概念、概念之间的关联、概念的属性;依据软件需求:用例规约、词汇表、数据规格说明;领域经验;步骤寻找并列出概念;根据词汇表(术语表)寻找概念;根据用例规约中的名词性短语寻找概念;添加关联;添加属性;结果概念类图全局分析—标识分析机制概念:“构架机制”表述常见问题的通用解决模式,“分析机制”是

6、构架机制的概念层面表述,即“构架机制”在全局分析阶段的表现形式;常见的分析机制如:持久化、安全性、分布式处理、树形目录、分页显示、多语言支持等等;分析机制→设计机制→实现机制持久化→关系型数据库→Hibernate依据补充规约(非功能性需求)、界面原型;既往经验;步骤确定分析机制;简述分析机制;结果分析机制列表全局分析—选定分析局部概念:风险前驱的迭代化开发策略并非所有的UseCase都会影响系统架构的关键部分,不同的UseCase对设计方案的影响力并不均衡,在某些方面,多个UseCase对设计方案的影响力相互重叠;根据UseCase所蕴含的风险来评判其优先级,先做优先级高的部分

7、;依据分析机制、用例规约、开发进度计划;既往经验;步骤识别风险;根据分析机制定义技术风险;根据开发进度计划和用例规约定义业务风险;建立风险和UseCase的对应关系矩阵;选定当前的待分析局部;覆盖至少80%的风险覆盖前50%优先级内的全部风险;结果选定的分析局部局部分析角色系统分析师依据用例规约概念模型活动提取分析类并描述需求场景整理分析类结果层次构架场景描述图(时序图)参与类图局部分析—提取分析类并转述需求场景概念:分析类是指能够协作完成UseCase行为的分析元素,用于描述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