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务员申论考试:储备时政热点

福建公务员申论考试:储备时政热点

ID:38343250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0

福建公务员申论考试:储备时政热点_第1页
福建公务员申论考试:储备时政热点_第2页
福建公务员申论考试:储备时政热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福建公务员申论考试:储备时政热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公务员申论考试:储备时政热点  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考察目标非常明确,试卷的总体结构也比较规范。申论考试的素材大都是那些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也就是说给定材料的内容一般都是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每位考生都希望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类热点以备考试之用。时政热点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社会类、生态文明类。考生在选择热点阅读的时候不能有猜题、押题的心理,不可偏重于某一类别的复习,要做到全面复习。时政热点的搜集整理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考生可参考本站的申论热点或时事资料栏目进行复习,这样既能节省时间,也能对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有个比较全面的

2、参照,下面福建公务员考试网为考生详细讲解储备时政热点的三大步骤:  一、整理事例  热点储备首先需要广泛搜集事例,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透过现象分析本质,2012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已经收集大量的热点时事,里面还包含福建公务员复习综合教材的编写老师专业的分析及解题技巧,用教材背面的防伪码登录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可以下载最新的增补资料。一个事件有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社会事件在新闻报道中一般都很长,具体的细节我们不需要了解太多,但是要把握这个核心内容,以便在文章中运用。  【示例一】  2009年6月7日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利民辐照厂辐

3、照装置运行时货物意外倒塌,导致放射源保护罩倾斜,钴-60放射源被卡住,无法回到水井中。社会上谣传辐照厂钴-60将爆炸,致使人心恐慌,许多群众逃离家乡,前往附近县市“避难”。后来当地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出面辟谣,警方抓获5名造谣者。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另外4人给予治安处罚。从6月7日放射源故障发生,到7月12日网上已是一片热议后,当地政府才第一次发布消息。  【福建公务员复习综合教材的编写老师分析】  这段材料将近200字,在一篇1000字的议论文中使用一个200字的事件作为论据是难以想象的,所以我们必须对之进行加工整理。如果在文章中需要使用这个事例作为论

4、据,只需要表述为“在2009年6月河南开封杞县钴-60事件中,因为当地政府没有及时辟谣导致人心恐慌,许多群众逃离家乡,对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足矣,然后再根据论点的需要对之加以分析说明。  二、收集观点  对某个热点事件,社会各界都会发表意见、看法、解决措施等等,收集整理对热点事件的观点看法也是我们在备考中需要做的工作。收集各方面的观点不仅有利于我们开阔思路,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在议论文写作中一些符合政策方向的,与材料没有根本性冲突的观点更是可以直接应用于文章之中。  【示例二】  全国政协委员陈春林说,“低碳”已不仅仅是个时尚的词语,

5、更需要全方位地实践和推进。政府应通过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涉及到改变发展方式的系统工程,从技术基础看,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一种经济形态,但这“三低”技术无论如何都不是简单复制就可能得到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在税收、信贷等财政金融政策上给予支持,优化资源配置,使低碳经济真正“有利可图”。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滕头集团公司董事长傅企平表示,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中,特别要重视农村低碳系统的建设。“国家应强化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引导农村开发低碳产业,鼓励公众使用绿色材料,

6、倡导低碳生活,推动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低碳经济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无碳、零碳,这是不可能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发展优先,我们先不受这样一种既定目标的限制,我们是要发展优先。对我们来讲,这是不适用的。低碳发展是一个过程,相对于昨天,相对于现有的基础,不断低碳化的过程。我们现在讲的低碳经济,是与低碳化的进程相对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应该高举低碳经济的旗帜。现在低碳经济是与其他技术不一样,与生态经济不一样、绿色经济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低碳经济是有约束的,而生态经济和绿色经济是没有约束的。在这种

7、情况下,我们应该高歌,而不应该猛进。”  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表示,哥本哈根会议形成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治共识,明确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化的方向,也预示着新一轮世界经济竞争和技术变更的开始。中国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苏伟认为,低碳经济还是一种发展思路、一种发展理念,在中国来讲,要实现真正的低碳经济有很大的困难、很大的制约。所以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发展阶段出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的道路。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战略总监李琳认为,“低碳”生活就是尽可能减少不可再生的化

8、石能源的使用,“低碳”涵盖了衣食住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