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X射线设备的发展史

医用X射线设备的发展史

ID:38346237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0

医用X射线设备的发展史_第1页
医用X射线设备的发展史_第2页
医用X射线设备的发展史_第3页
资源描述:

《医用X射线设备的发展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用X线设备的数字化“革命”日期:2006-9-25         在当前许多专业人士倡议的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应用。作为一种临床普及面最广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段,医用X线设备也正在向数字化方向迈进。  医学影像的先驱  在医院各类高精度医疗装备中,医用X线诊断设备是应用最早、临床普及面最广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段。在其他医学影像于段出现之前的半个多个世纪,它一直是唯一的临床影像直观检查方法。  这种设备信息量大,空间分辨能力高,是唯一能显示0.1mm以下组织细节的手段;它的

2、时间分辨能力也很强,能分辨出毫秒级的器官活动状态。因此,X线图像在动态及细微病变的检查主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尽管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其它医学影像设备桐继出现,但是在骨骼、胃肠、血管及乳腺等检查方面,X线诊断设备仍然保持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但是,X线影像是以X线辐射为信息载体,因而不可避免地对人体有辐射伤害。此外,X线影像的传统显示手段一一胶片、增感屏感度的非线性和有限有动态范围,使X线影像的对比分辨率能力很低,再加上三维影像重叠和散射线干扰等因素,使X线影像对软组织的鉴别能力很差。  到现在

3、,X线诊断设备已经发展成适应各种临床诊断要求的系列产品,结构大致分为通用诊断设备、专用诊断没备和辅助设备。其中通用诊断设备由X线摄影装置(RAD)和X线透视摄影装置(R/F)两类设备组成。R/F又分床上管遥控床、床下管近台式和c型臂多用式。而专用诊断设备则包括血管造影X线机(心、脑、外围和介入)、移动式C形臂x线机(手术、介入)、移动式X线摄影机(病房、创伤、急救)、便携式X线机(社区、野战)、体检X线机(门诊、人群团检、职业病普查)、乳腺X线机、牙科X线机(单牙、全颌)、泌尿X线机等。在X线机发展

4、历史上,还曾经出现过断层摄影X机、静电X线机和体视(立体)X线摄影机,但是这些产品由于其自身的弱点和CT的出现,目前已失去临床的价值而逐渐被淘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区医疗的发展完善,乳腺、牙科和便携式X线机的需求有增长的趋势。而其余设备,市场空间则不会太大。  走向数字化与智能化  医用X线诊断技术的发展,是始终围绕着降低辐照剂量和提高图像质量这两个根本同的进行的。而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进步有1913年Bucky发明的滤线栅,20世纪50年代的旋转阳极X线管,X线影像增强

5、器,1972年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近代X线诊断设备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技术先进性的标志是高频化(高压发生器)、数字化(X线影像)和智能化(控制系统)。  其中高频化是采用高频(2~100KHz)逆变技术,使X线线管电压(40-150KVP)由工频50Hz脉动变成准直流(纹波=10%--20%)。这极大地提高了输出X射线的质和量。使患者皮肤剂量降低了40%,X线有效剂量提高了65%。与此同时,由于采用了电子闭环控制,实时修正误差,因而提高了精度、重复性及可靠性。高压建立时间也缩短到毫秒以下,最

6、短曝光时间可达1毫秒,提高了图像的时间分辨能力。而装置由于高压变压器铁芯截面随工作频率的提高成比例地减小,变得更轻更小。  数字化是用数字化手段采集、处理、存储、显示和传输X线图像。由于临床综合图像诊断(TotalImagingDiagnosis)、医院信息化管理和远程医疗的需要,X线影像数字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同时,数字化也是提高X线影像的软组织鉴别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X线影像数字化技术有三种形式,分别为:数字荧光摄影术DF(DigitalFluorography),即Ll(影像增感器)+X

7、TV(X线电视系统)+影像工作站(采集、处理、存储、显示),如数字减影装置(DSA)和数字点片装置(DSI);计算机X线摄影术CR(computedRadiograph),即卤化-物潜像板(IP)一一激光扫描读取A/D转换器、数字图像;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DR(DigitalRadiograph),即采用面阵平板摄影板(FlatPanelImager)直接形成数字化影像。影像板的结构分为非晶态硅与非晶态硒两种形式。最小像点尺寸为0.127mm,最大影像尺寸为4141cm(动态)及17"x17"(静态

8、)。DR是X线影像数字化发展的主流,但其关键技术目前尚待完善,如平板影像板、高速大容量工作站及高分辨能力显示器等,而且高昂的价格也是影响其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远未普及。比较而言,前两种形式是桐对成熟的X线影像数字化技术,临床普及面也比较广。  智能化是指采用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简化设备的操作程序,提高智能化程度和工作效率,使人机界面更友好、更个性化,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自检功能和容错能力,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国产设备走势及应用  我国X线诊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