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3-4随堂练习.doc

第四单元3-4随堂练习.doc

ID:38347227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0

第四单元3-4随堂练习.doc_第1页
第四单元3-4随堂练习.doc_第2页
第四单元3-4随堂练习.doc_第3页
第四单元3-4随堂练习.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3-4随堂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现有A、B两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6gA与足量B反应生成8gC和3gD,现使10gB与足量A充分反应生成C的质量为()A.112gB.13.3gC.16gD.18g*13.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增加了8g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A.1:5B.1:4C.4:1D.5:1.*1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g碳和4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8gB·11gC.8gD.5.5g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2.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题: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P+O2——P2O5(2)H2+N2——NH3(3)KMnO4——K2MnO4+MnO2+O2↑(4)CH4+O2——CO2+H2O2.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发生一起两辆货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导致槽罐车中的液氯(Cl2

3、)大面积泄漏,造成公路旁三个乡镇的村民重大伤亡。在事故现场可以看到天空中有大量的黄绿色气体,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消防人员戴着防毒面具、身穿防毒服,用高压水枪向天空及沉降在地面的氯气喷洒水和碱液,以此消除C12的污染和伤害。(1)根据以上信息,请归纳出氯气(C12)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抢险中,可喷洒Ca(OH)2溶液来吸收氯气。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12+2Ca(OH)2===Ca(ClO)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3)请你告诉当时在现场周围的村民一条保护自己的措施。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C.酒精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4.下列化学反应:Ca(OH)2+2NH4C1====CaCl2+2H2O+2Y,请判断Y中物质的化学式()A.N2B.NOC.NO2D.NH3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它与水反应不可能生成()A.氧气B.碳酸钾C.氢氧化钾D.氢氧化铁6.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判断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A.反应前后所配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

5、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是否相等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D.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是否相等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1—10的反应现象(1)氢气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5).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铜在氧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天然气(主要成分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乙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时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读作()A.2个镁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