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法桩基检测实施细则

超声波法桩基检测实施细则

ID:38348437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0

超声波法桩基检测实施细则_第1页
超声波法桩基检测实施细则_第2页
超声波法桩基检测实施细则_第3页
资源描述:

《超声波法桩基检测实施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超声波法桩基检测实施细则一、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直径不小于800mm的混凝土灌注完整性检测,它包括跨孔透射法和单孔折射法。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自带电源的仪器设备在检测前应及时充电,并且要保证充电的时间,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电源电量不足。2、检查仪器的采集系统是否接触良好、工作正常,使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匹配良好。三、检测仪器与设备用于超声波法检测桩基的仪器应符合JTG/TF81-01—200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中P17—6.2之规定。四、检测步骤1、现场准备(1)被检测桩的混凝土龄期应大于是14d;(2)声测;管内

2、应注满清水,且保持畅通;(3)标定超声波检测仪发射至接收的系统延迟时间t0;(4)准确量测声管的内、外径和两相邻声测管外壁间的距离,量测精度为±1;(5)取芯孔的垂直度误差不应大于0.5%,检测前就进行孔内清洗。2、数据采集与过程观察(1)连接好主机与电源、换能器,第3页共3页把发射和接收换能器分别缓缓放入要检测的两个声测管内,并根据尺寸记录桩长;(2)打开仪器,输入各参数:检测工程名称、桩号、桩径、桩长、检测日期、检测时间、校正值等;(3)按“采集”键,进入采集状态,进行信号采集;(3)重复1和3步骤,直至桩检测完该桩基每根

3、声测管。3、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收及发射换能器应在装设扶正器后置于检测管内,并能顺利提升及下降。(2)测量时上述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可置于同一标高,当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置于不同标高时,其水平测角可取30°~40°。测量点距20~40cm。当发现读数异常时,应加密测量点距,以保证测点间声场可以覆盖而不至漏测。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同步升降。各测点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累计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cm,并应随时校正。检测宜由检测管底部开始,发射电压值应固定,并应始终保持不变,放大器增益值也应始终固定不变。调节衰减器的衰减量,使接收信号初至波

4、幅度在荧光屏上为2或3格。由光标确定首波初至,读取声波传播时间及衰减器衰减量,依次测取各测点的声时及波幅并进行记录。一根桩有多根检测管时,应将每2根检测管编为一组,分组进行测试。(3)每组检测管测试完成后,测试点应随机重复抽测12%~20%。其声时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5%;波幅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2%。并对声时及波幅异常的部位应重复抽测。五、异常情况处理第3页共3页1、检测过程中仪器自行关机:检查电源供电情况。2、检测过程中仪器自行死机:重启动主机,检查是否采集系统软件出错。六、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判定现场检测结束后,将检测仪与电脑

5、连接并把检测数据传至电脑软件分析,检测数据的分析与桩基完整性的判定依据JTG/TF81-01—200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中P18—6.4之规定。根据所测波形特性,结合桩的砼设计强度等级要求,将工程桩身结构的完整性按四类划分:Ⅰ类:桩身完整、基本完整;Ⅱ类:桩身存在一般性缺陷;Ⅲ类:桩身存在明显缺陷,应采取其它方法进一步检测;Ⅳ类:桩身存在严重缺陷或断桩。本试验未能详细考虑地质条件影响及桩土间相互关系,不能测出桩的承载力。本试验无法确定缺陷的具体类型,可能的缺陷形式有离析、缩径、夹泥、裂缝、接缝等。七、注意事项1、现场

6、人员必须使用安全设备(如安全帽、劳保手套等)。2、安装传感器时应小心,防止拉断。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