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鹏:论创新

李若鹏:论创新

ID:38349962

大小: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0

李若鹏:论创新_第1页
李若鹏:论创新_第2页
李若鹏:论创新_第3页
李若鹏:论创新_第4页
李若鹏:论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若鹏:论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创新在英文中,“创新”写作“Innovation”,指更新、改变或创造出新的东西。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把创新引入经济领域,创新作为一种理论正式诞生。上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又有了管理创新。现在,“创新”两个字已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人类社会的进化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创新。如果没有第一只猴子从树上走下来,人类还在树上窜上窜下;如果没有第一个类人猿直立行走,人类就解放不出大脑,与豺狼虎豹无异;如果没有第一个原始人制造出工具,人类就不能成为地球的主宰,现在可能还在与凶残的猛兽争雄。在

2、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个民族和国家因创新而兴,因守旧而衰,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启迪: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打破陈旧、超越自我,促进事业兴旺、走向成功。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团队、一个班子也是如此。一、创新需要突破创新,就是要革故鼎新,做前人未做之事,走前人未走之路。就需要不断进行突破,突破保守的条条框框,突破呆板的本本主义,突破陈旧的既定思维。-5-条条框框是一代一代人、一批一批人顺势沿袭下来的习惯或规定,可能一成不变,即使改变也是细枝末节。条条框框是创新的大敌,若一味遵守这些条条框框,就会阻碍创新的思维。殊不知,社会在前进,事物在发展:祖宗

3、没见过火车,没见过火箭,没见过现代社会的高科技,老一套怎么会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让后世按图索骥、亦步亦趋地照办呢?如果哥白尼禁锢于“地心说”的陈规旧律,就不会有“日心说”的诞生。本本主义,也会阻碍创新的步伐。王明的本本主义对我党事业的危害,至今令人记忆犹新。邓小平同志突破本本主义禁锢,大胆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以,人们不能唯书唯上、削足适履,事事从本本上找答案找根据。每个人、每个团体,每个地方、每个区域的具体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如果只凭老经验、老办法,其结果将葬送事业,延误发展。即使同一个人的思维

4、模式,也需要根据形势变化而不断突破。历史上,不少曾积极创新的人,在面对下一轮创新时又成为反对者,全然不知其原来一直追求的“新”,已经成为当前的“旧”。“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任何机械保守的思维模式都无益于发展,都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及时探索创新,求得新的突破。-5-在我国基层,各地的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千差万别,面临的形势、机遇千变万化,如果要加快发展,就不能拘泥陈规旧律,只有不断突破条条框框、本本主义和固定思维的禁锢,才能实现自我超越,在不断创新中探索前进。二、创新需要勇气创新是突破禁锢,是跨越雷池,是披荆斩棘,需要一种

5、“敢为人先”的大无畏勇气,需要一种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可贵精神。物理学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在运动过程中都有惯性,都会自觉地沿着旧轨道运行下去;生物学定律告诉我们,任何生物都有适应性,一旦适应环境,除非面临生存危机,就不会再改变;社会学定律告诉我们,现有的运行规则必然会造就一批既得利益者,会成为阻碍创新的力量。而创新本来就意味着“改变”,势必要逆物理学中的惯性、夺生物学中的安逸、削社会学中的既得利益。历史上,很多创新获得成功,就是创新者以超常勇气冲破重重阻力的结果。殷商王朝时的“盘庚迁殷”,是商王盘庚最大的“创新”,也是对其勇气和胆魄的最大挑战。当时

6、,王族内部矛盾激化,都城地域灾害频发,盘庚下决心准备迁都,但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不愿意搬迁;部分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声势很大。在“妥协求稳”和“谋求长远”之间,盘庚勇敢选择了后者,最终挫败了反对势力,迁都到殷,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终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5-创新对经济、社会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但给创新者带来了一定风险,甚至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春秋时期楚国的吴起变法,虽然促进了楚国的强盛,但损害了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贵族阶层对吴起恨之入骨,几欲杀之而后快。吴起不为威胁所动,毅然推行改革,在支持他的楚悼王死后,吴起也被贵族趁乱射死。吴

7、起不畏权贵、不惧安危,冒死进行创新的精神,广为世人敬仰和称道。对当代的基层执政者而言,创新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提出创新,会有人冷嘲热讽,说是标新立异;推行创新,会有人袖手旁观,甚至横加阻挠;创新失败,就会成为“万夫所指”,直至被追究责任。面对各种质疑和阻力、压力,执政者应当积极面对,勇于担当,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推进创新顺利实施。三、创新需要“创造”创新的本质在于“新”,而核心在于“创”,是一种实践性的创造活动。它来源于细致观察,不盲从、不跟风;来源于独立思考,能够提出独特的见解;来源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遵循规律,进行创造。创新离不开对事物的细致观察。美

8、国3M公司有一位研究员,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人们有这样一种需求:把便条或书签贴到身边的桌上或墙上,需要时再随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