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柳村土地托管出成效

房柳村土地托管出成效

ID:38353722

大小:4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1

房柳村土地托管出成效_第1页
房柳村土地托管出成效_第2页
房柳村土地托管出成效_第3页
房柳村土地托管出成效_第4页
房柳村土地托管出成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房柳村土地托管出成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托起强村富民一片天汶上县义桥镇房柳村提要:房柳村共有人口760人,耕地1150亩。近年来,村“两委”依托县供销联社根植农村、机械设备众多的优势,积极探索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方便了群众,增加了集体收益,实现了村民、集体和供销社三方共赢。2011年,集体经营性收入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如今种地不再难房柳村一直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农民增收困难,大部分村民选择了外出务工,一到抢收、抢种农忙季节,就需要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力返乡帮手,产生了“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挣钱、亲友邻居帮忙欠情分、花钱种地成本高、土地撂荒又不甘心”等问题。2010年房柳村纳入新

2、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2013年底群众将搬迁入住新楼房,群众即将面临着农机具和粮食存放难、楼房距责任田距离较远等问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凤喜(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找门路、想办法。党支部通过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最终决定依托县供销联社优势,加强双方合作,实施土地托管,确定了“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8工作组协调县供销联社先后在房柳村投入农业机械设备20台套,价值300多万元,使用权交给村“两委”。房柳村共有土地1150亩,在坚持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民土地使用权关系不变、经营主体地位不变、受益主体不变的前提下,与县供销联社合作实施土地托

3、管,把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打破户与户之间的界限。2011年共托管土地1102亩。村支部把村里不便外出务工的种地能手组织起来,成立了土地托管服务队,土地托管服务队由本村农机手、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坚持本村人种本村地的原则,对本村托管土地及周边乡镇的涉农企业、种地大户提供有偿服务,还聘请县里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对施肥、植保、栽培等农业技术进行指导。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的土地托管形式,提供播种、灌溉、施肥、喷药、收割等各个环节农业生产服务。在实际操作中,县供销社与村“两委”、农户签订农作物种植托管协议,确保小麦、玉米两季作物亩产都在千斤以上,如果达不到,亏收部分由供销社补贴,

4、如超出合同产量,超出部分归农户所有;收获后由村委会、村民小组按农户地亩数分配粮食或供销社保护价收购后分现金。由于每年天气情况和浇地次数、打药次数不同,因此每年托管费都不一样,一般年份农户需要缴纳的土地托管服务费803元/亩,比市场价节约135元,托管服务费低于同期市场价格。托管服务费主要包括种子费、施肥费、喷药费、灌溉费、播种和收割费等,由村组织收缴8。每一个环节收取一个环节的费用,比如播种时收取种子费,施肥时间收取肥料款。所有服务环节由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监督,签字备案,同时聘请有关科研单位、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对施肥、植保、栽培等农业技术进行指导培训。通过土地托管,全村的土地收入不减,还把农

5、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实现打工和种地两不误、同增益。(下步,供销社准备与基层供销社、村集体签订合同,再由土地服务队与村民签订合同,负责种植、管理。土地托管服务队即收益也有风险)。68岁的房茂运是房柳村的一名普通村民,笔者采访时,他刚从附近的新建社区工地回到家,身上还带着泥灰味。一阵寒暄后,记者询问房茂运家里情况。“儿子儿媳在济南打工,孙子跟着在那儿上学,家里就剩下我们老两口。”“那您家里的几亩地怎么办?”说到种地,房大爷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以前种地,像上肥、浇地轻省活俺老两口干,耕地收麦等重活就花钱雇人,有时还得让儿子回来帮忙,来回折腾好几天。现在家里7亩多地都托管出去了

6、,种子化肥啥心不用操,地里农活有专人干,价格便宜,收成还好!”随着托管土地面积的增多,房柳村土地托管服务队也在不断发展。驻村工作组积极联系,服务队多次为周边乡镇涉农企业和种地大户提供喷灌、打药等服务。5月上旬,服务队以每亩10元的价格为汶上县南站镇菱花集团3000亩小麦基地提供喷灌服务,收益3万元。  通过土地托管,现在在房柳村村民眼中,务农不再是“8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市场经济下增收致富的新手段,成为了一种新的服务职业。强村富民路路通实行土地托管,一方面,村集体经济有了来源,彻底扭转了村“两委”多年来无力服务村民的被动局面。土地托管的全程服务是由供销社和村“两委”共同组织完成的,每亩地每

7、年的托管服务费在去除人工、农药、机械费等各类成本后,每亩土地可收益80元,根据村里与供销社签署的合作协议,村里可在此项利润分成中占60%,即每亩地可提成48元,共托管土地1102亩,仅此项村里即可实现收入52800元。另一方面依靠集约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土地集中种植,去掉田梗后,1亩地可增加种植面积10%左右,原来1100亩土地可增加110亩种植面积,可增加村民收入11万元,平均一亩地群众多收入100元左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