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提纲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提纲

ID:38354756

大小:68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11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提纲_第1页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提纲_第2页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提纲_第3页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提纲_第4页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一、主要自然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四大类型。 (一)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1)概念: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台风(2)形成:      广阔的洋面→海水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     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   台风形成后会移出源地,经历发展、减弱、消亡的演变过程(3)分布:  季节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7-11月(北半球的夏秋季)最为频繁  空

2、间分布:主要分布于热带或副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域(中国东南沿海、       日本、东南亚国家)是世界上热带气旋最多的地区,另外还有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加勒比海、美国东部海岸 2.干旱:(1)概念: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2)形成:  核心原因:降水量少(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气候异变) (旱灾(缺水)原因: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植被覆盖率、某些人为因素…)(3)分布:  季节分布:视各地区具体特征而定  空间分布: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偏多,如非洲、亚洲、大洋洲的    

3、   内陆地区,尤其以非洲的旱灾最为严重 3.寒潮:(1)概念: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  (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且一日内最低温在5℃以下)(2)形成:  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分布:  季节分布:深秋-冬季-初春空间分布:主要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当寒潮较强时,也可能影响到低纬地区)4.洪涝:洪水、涝渍(1)概念:  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2)形成:(3)分布:(二)地质灾害: 1.

4、地震:(1)概念:岩层断裂或错位,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使地面发生震动 (构造地震)(2)形成:板块边界处(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地壳不稳定,     易形成火山、地震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震中:地面正对震源的点   等震线: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震中距:地面上的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震级:(里克特-“里氏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地震中释放的能量多少)。      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

5、      3级以下:微震  3-5级:有感地震      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7级以上会造成重大损失)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上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同一次地震中只能有一个地震,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3)分布: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2.滑坡、泥石流:(1)概念:  滑坡: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     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

6、沙石块的      特殊洪流(2)形成:(3)分布: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岩体破碎区、地势起伏大区、植被覆盖差的地区、降水丰富(季节集中)区…)(三)海洋灾害1.风暴潮:(1)概念: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2)形成: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而成 (3)分布:2.除风暴潮之外,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造成的灾害也都属于海洋灾害。(四)生物灾害: 病害、虫害、鼠害、  由于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或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导致有害生物  大规模繁殖而形成 1.病害:(1)形成:  

7、    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   过度潮湿→小麦锈病、稻瘟病   干旱→小麦白粉病       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外来病原体入侵(2)危害:  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2.虫害和鼠害:(1)形成:  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2)危害:     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鼠害的重灾区是农田、牧场及森林)    引起虫害和鼠害的有害生物具有繁殖快、适应能力强的特点二、世界主

8、要自然灾害带:  全球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带状分布现象,称为自然灾害带 1.世界上最大的两大自然灾害带:(1)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 宽数百千米(2)环球自然灾害带: 北纬20°-50°  全球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全球山地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高差大)第二章中国的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