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三:数学教育心理的理论流派(2010,11,08)

系列三:数学教育心理的理论流派(2010,11,08)

ID:38358298

大小:1.64 MB

页数:175页

时间:2019-06-11

系列三:数学教育心理的理论流派(2010,11,08)_第1页
系列三:数学教育心理的理论流派(2010,11,08)_第2页
系列三:数学教育心理的理论流派(2010,11,08)_第3页
系列三:数学教育心理的理论流派(2010,11,08)_第4页
系列三:数学教育心理的理论流派(2010,11,08)_第5页
资源描述:

《系列三:数学教育心理的理论流派(2010,11,0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系列三:数学教育心理的理论流派教育学与心理学更密切的结合,以20世纪初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为标志。此后,相继产生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心理学流派,这些流派的理论对不同时期教育理论的发展起了不同程度的推进作用。当然,也就为数学教育中的课程、学习、教学、评价等因素的再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资源,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这些理论也就构成一定历史阶段中数学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我们从历史的纵向发展维度对教育心理理论进行梳理,并对各种理论进行反思,以明晰数学教育心理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最后着重介绍当代教育心理学的情境认知理论。9/3

2、/20211专题1行为主义数学教育心理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初,在其兴盛的六十余年中,产生了桑代克(E.L.Thorndike)、华生(J.B.Watson)、格思里(E.R.Guthrie)、赫多(C.L.Hull)、斯金纳(B.F.Skinner)、布鲁姆(B.S.Bloom)等一大批对教育心理学有重大贡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们开创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先河,同时也树立了有历史功绩的里程碑。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崛起源于两个重要的条件。其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革新。1879年,冯特(W.Wund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第

3、一次采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从而使心理学从哲学的思辨中分离出来,这就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其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导。联想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是通过经验而获得知识的。学习由观念联想构成,而联想受习惯的支配,因为习惯是一种不需要意志努力就会自动完成的行为方式。显然,联想主义是对强调自由意志和理性力量对人的行为的主导作用的传统观念的反叛。桑代克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联想和习惯融人自己的理论体系,把联想主义改变成联结主义,即最早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从而改写了自由意志和理性力量对行为起主导作用的观点。跳到专题29/3/20212

4、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的联结说。将学习的本质解释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这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对“学习的联结说”,有两种不同的阐释。⑴桑代克的阐释;(链接)⑵斯金纳的阐释。(链接)2.学习试误说。联结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建立,因而学习就是一种试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归纳为四步:第一,以各种不同的反应来试探;第二,逐步发现正确的反应;第三,选择正确的反应或减少错误的反应;第四,经过多次练习而将正确的反应固定下来。3.学习律。⑴桑代克的学习律;(链接)⑵华生的学习律;(链接)⑶斯金纳的学习律。(链接)继续9/3/20213桑代克的实验与理

5、论:(饿猫实验)1.饿猫实验2.理论:通过实验,桑代克认为,有机体的学习是受情境(如食物)的刺激,有机体引起反应,通过不断地试误而获得成功,使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一种联结的过程。桑代克认为刺激是引起反应的原因,反应是由刺激引发的结果。当学习者面临一个问题情境时,产生从一些可能的反应中选择某种反应的倾向,以求达到对问题解决的目标,这就是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返回9/3/20214斯金纳的实验与理论:(饿鼠实验)1.饿鼠实验“斯金纳箱”2.理论:斯金纳则认为学习的主要形式应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应该是有机体首先作出一种操作反应,然后得到强化(刺激),从而使

6、受强化的操作反应的概率增加的过程。斯金纳承认刺激与反应的模式能解释某些学习行为,但他认为人类与动物显示出来的许多反应并不是由刺激引发。斯金纳把由刺激引发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把有机体发生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在应答性反应中,有机体是一种不随意的行为,是被动地对环境作出反应;而在操作性反应中,有机体是主动地、有目的地作用于环境。因而,人类从事的绝大多数有意义的行为都只能用操作性反应给予解释。斯金纳的上述实验为这一学说奠定了基础。其结论是:如果一种反应(无论是否有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之后伴随一种刺激作为强化,那么在类似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会

7、增加。反应之后的刺激比反应之前的刺激更重要。返回9/3/20215桑代克的学习律:(3+4)桑代克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准备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和他是否已做好心理准备有关。学习者若有充分的准备,则能促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效果律:对一种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能产生满意的反应,则反应者便乐于重复这种反应;反之,凡是这种联结引起的是烦恼的反应,则反应者便力求避免这种反应。练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增强,若不予使用,联结的力量便会减弱。即反应重复的次数愈多,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愈牢固。此外,桑代克还提出了一些从

8、属的附律。多重反应律:学习者对同一刺激情境可能会作出多种反应。当某一种反应不能产生满意的效果时,就会作出其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