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知识整理版

地理必修2知识整理版

ID:38367569

大小:81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11

地理必修2知识整理版_第1页
地理必修2知识整理版_第2页
地理必修2知识整理版_第3页
地理必修2知识整理版_第4页
地理必修2知识整理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2知识整理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3、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日”50亿(1987年7月11日);中国13亿人口(2005年1月6日)。4、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5.、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

2、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人口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6、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7、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8、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

3、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世界人口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中国、印度、巴基斯坦9、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共同构成的。(记忆)10、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记忆)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4、、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的。12、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及生育观念、宗教信仰等。1613、①大部分发达国家为“现代型”,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③总体来看,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④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转变。⑤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由死亡率的下降开始,但真正实现必须通过出生率下降来完成,其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

5、会生产力的发展。14、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①人均资源不足,②就业困难,③经济和生活水平下降。解决的措施是①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5、发达国家的主要人口问题是:①人口增长缓慢,②人口老龄化严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①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②青少年负担过重③生产资料过剩;解决的措施是:①鼓励生育,②接受移民。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时间要是长期的或永久的。2、判断人口迁移的方法:看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

6、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短期的出差、购物、旅游不属于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4、国际人口迁移(1)定义: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2)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例如15-16世纪,欧洲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引发7000多万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这些人口迁移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3)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①人口从发展中国

7、家流向发达国家;②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外籍工人)。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西欧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移民;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西欧。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5、国内人口迁移(1)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以及移民支边等。(2)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①特点: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②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③迁移方向: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

8、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④迁移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等。例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