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

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

ID:38371832

大小:1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1

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_第1页
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_第2页
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_第3页
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_第4页
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那些年,母亲给我们送水的日子记得那是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当时的教育条件差,每个村上只有一至四年级,每个镇上有一个中心小学,有一至六年级。一到四年级可以选择在村上读,可五六年级就必须到镇上去念了,一个镇上就那一个中心小学。当时的年代充满了各种歧视,中心小学的老师歧视村上的老师,中心小学一到四年级的学生歧视其他地方的学生。我们那个所谓的中心小学,听说以前是一个寺庙,因为地势较高,而且比较荒凉,所以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里有许多的古碑,碑上刻着当时我们完全不认识的字,学校周围还有许多的坟墓,我们那里的风俗是土葬,晚上时,胆小的同学都不敢去上厕所!学校一共有六百人左右,其

2、中住宿的有二百多人。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房子四周都是土墙,上面盖着不知已经使用了多少年的青瓦,下雨时,经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这种情况还算不错了,等到秋天连续下上一周多雨,屋子里就不能住了。当时的床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木板,把被子往那里一摊,就可以睡了,和古代那些当兵的床铺差不多。有的木板因为年代久远,晚上经常有同学半夜起床修床板。一天晚上,下着大雨,屋子里实在漏的太厉害了,每个人的木箱子都漂了起来,突然间,后面土墙的一部分倒了,幸运的是,并没有同学受伤。等到老师到来,老师让我们把被子拿到教室,把桌子凑到一起,睡到桌子上。有的同学因为没抢到桌子,干脆就直接睡在地上,打地铺,等

3、到第二天早上,早早起床,把桌子重新摆好,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放在教室后面,穿着那早已湿透的泥鞋,等待上课。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一个学期,最后把那面土墙用土补好之后,又继续住了进去!住二百多人的宿舍,就一个灯泡,不超过一百瓦,每天晚上就在这黄晕的灯光中入睡!当时一天的吃饭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每个人每周来的时候,带上米,自己再带点菜,一般都选择的是酱,因为要吃五天时间,别的菜容易放坏。每个人都有一个饭盒(铁的或铝的),把米淘一下,放到饭盒里面,加上水,放在笼里面,有人会把它给你蒸熟。有的时候,放学时,还吃不到饭,还要等待,等待米饭蒸熟。那个时候,也有经常丢饭盒的事情,因为没有米了,因为饿,

4、有的同学就不管那么多了,随便拿个饭盒就走了!导致的结果就是,那个同学没饭可吃!因为全校只有一个水龙头,所以经常有因为抢水而打架的事件。水,对于我们住校的学生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大水壶,用它来屯水。因为学校地理位置高,经常会出现停水的情况,停了水,洗脸就不说了,主要是一天连吃饭喝水都是问题。每次放学后,在宿舍吃饭,当哪个同学被噎着时,就会毫不吝啬地满满的喝一口水,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更有甚者,嫌米饭太硬,或者太干,直接用冷水泡米饭吃。当学校没水时,每个同学都会带上自己的大水壶,到周围的人家去要水。可是,因为人数众多,而且是经常性的,大多数人家就不待见我们这群不速之客

5、了!所以我们便有了新的行动,那就是到周围的井边去打水,经常是三五成群,虽然苦,可回想起来还是挺美的!美好的事情中也有惊险。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打水,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到了井里,那种井,在我们那边叫做机井,井口非常大,也非常深,当时我们也不过十一二岁,顿时惊慌失措。机灵一点的同学,赶紧向周围的大人求救,胆小的同学直接一言不发,不知道该怎么办。等到周围的大人来到之后,那个同学已经沉了下去,最后老师到来,过了几十分钟那个同学才被打捞上来。我那个同学就这样被淹死了,我们几个特别害怕,听别的同学说,那个同学会变成水鬼,回来找我们,我们每晚都不敢去上厕所,甚至白天都不敢独自相处。那个伙伴

6、的死亡,并没有迫使学校改善设施,也不能怪学校,因为我们那个年代,我们那个地方,实在是太穷了,穷的现在想想都后怕!那个淹死同学的母亲,受不了这种打击,好像家里就这一个儿子,已经变得有点疯疯癫癫了。跑到学校来,碰见我们那个班主任,就抱住他的腿,让还他儿子,一连闹了好多天,碰见哪一个同学,就说是她的儿子,要他儿子和她回家。过了一段时间,听说学校给赔了几千块钱,并把我们那个班主任调到别的地方,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经过这件事情,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那就是三天两头有好多母亲或者父亲(主要是母亲,父亲在家干农活)往学校跑,他们除了带一些菜或者自家的水果之外,每人都带一大壶水,并重复的嘱咐我们

7、尽量不要去井边,要注意安全等等。然后放下手中的东西,走几十里山路回家。当时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性格不同,不喜欢母亲经常到学校来。每当母亲给他们送来水时,他们总是置之不理,也不认真听母亲的话,这样他们的母亲临走时更加放心不下!就这样,我们在那里度过了两年。初中时,条件也大有转变,可不知道为什么当初的同学少了当年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上课坐在那么好的教室里,却不好好听课;住在比较好的宿舍里,却更加的贪玩。当年的几个同学,玩伴,有一个初中毕业选择了去闯社会,现在成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