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品德课

生活化的品德课

ID:38372342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11

生活化的品德课_第1页
生活化的品德课_第2页
资源描述:

《生活化的品德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化的品德课常州市花园小学李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要对儿童的生活进行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

2、育内容教育儿童。今天有幸听了杨老师的《品德与生活——喝水的学问》和庄老师的《品德与社会——网络改变生活》,这两位老师突出的个人教学素养,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简洁明了的板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这两节课所体现的品德课的生活化更是让人记忆犹新,她们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去引导学生去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看法,在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具体体现在: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杨老师《喝水的学问》中的主题——喝水,是学生每天都会做的一件事,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小朋友对喝水的学问了解的并不多,很多小朋友非常喜欢喝

3、色彩鲜艳的各式饮料,而且喝水的习惯也有不良表现。而庄老师《网络改变生活》中谈到的网络,学生对此毫不陌生,一般的家庭都装了宽带,它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不少学生会上网查资料、浏览网页、看电影、听音乐等,但是很少学生会有这种安全地、有效地利用网络的意识。因此,两位老师从生活中选取有关喝水和网络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即贴近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又具有教育意义,指导学生的行为。二、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就是提倡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让他们产生经验与顿悟,在感情的体验中学习。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

4、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如:在《喝水的学问》这课中,杨老师通过现场调查,帮助学生把自己喜欢喝的饮料重新分组,并说说自己选择的原因,引导学生明白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的道理,接着通过对选自生活中两段录像(校园里一位小朋友喝自来水的录像;教室里文文大口大口地喝纯净水的录像)的讨论、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体验、在体验中认知,形成“不喝生水和脏水”、“每天适量慢慢喝”的正确认识。整堂课学生轻松、投入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自主的经历学习过程。同样在庄老师的《

5、网络改变生活》这课中,庄老师先请同学们谈谈利用网络做了哪些事,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交流互动感受网络这块中,庄老师更是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由学生做小记者,采访有着相似利用网络经历的同学,由学生现场演示上网查资料的方法,现场演示本班同学制作的班级相册,现场收发电子邮件等,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活场景,在这样耳熟能详的环境中,进而得出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这节课中,学生彻底地推翻了以往品德课中“听众”的身份,通过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三、课堂延伸生活化课后实践活动

6、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在《喝水的学问》这课中,杨老师就设计了一首儿歌,让学生通过读儿歌,学儿歌,把课堂中所形成的正确认识延伸到了学生的生活中,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能够形成科学喝水的好习惯。庄老师则是让学生写“文明上网承诺书”,给学生推荐了几个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网站,这不但是规范学生上网行为,而且还给学生应该浏览什么网站起了榜样作用,从而让网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另外,听完这两节课,我还有一点自己的思考,就是品德

7、是与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离开了社会生活的沃土,品德课堂教学这株小苗是无法长成参天大树的。所以我们教师要确立大品德的教育观念,突出品德学科“人文性”“文学性”和“社会性”特点,创设氛围,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生活,形成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互相渗溶、互相作用的互动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