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0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0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ID:38372918

大小:1007.3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1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0课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0课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0课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0课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0课古代商业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0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0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时期特征表现原因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春秋战国繁荣秦汉以来发展艰难,水平不高隋唐蓬勃发展两宋空前繁荣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明清依然繁荣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②商人社会地位提高;③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①都市商业发达;②农村集市贸易发展;③邸店、柜坊、飞钱问世①商品种类迅速增加;②出现最早的纸币;③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①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加大;③出现商帮社会大变革;农业、手

2、工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商业环境宽松农业、手工业发展;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交通发达【知能拓展】原乡地地狭人稠,农业开发出路有限。区域商品经济发达,农业资源丰富,有大量的手工业产品,主要是纺织品和农业富余产品,向外寻求市场。……从国内贸易来看,国内市场已从封闭的地区性市场,走向国内统一市场。16—19世纪初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大量需求和大量白银流入所带来的商品经济的大规模发展是他们得以兴旺发达的基础。……对十大商帮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还在于政策的变化。明朝初年,为了保卫北部边防设了“九边”(九个军

3、区),80多万强军和30多万匹战马给政府财政造成极大压力。洪武三年开始实行的以粮换盐引的开中制是晋商和陕商形成的契机。同样,明代中期海禁的放松也是浙商、闽商、粤商得以形成的直接原因。——张丽《从全球经济发展看明清商帮兴衰》从材料中概括,明清商帮兴盛的主要原因。1845年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轮船公司在中国开辟了若干航线,沙俄对华贸易由陆路改为天津、大连、海参崴的海上运输,这就改变了中国旧有的物资运输路线,山西商人失去了旧有商路上的营业市场。明清晋商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附庸,是为封建地主制经济服务的。“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4、的传统观念,束缚了晋商的发展。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旧有的商业模式已被打破,但是由于晋商中一些有势力的财东和总经理思想顽固,墨守陈规,以致晋商终于失去昔日光辉。1900年到1910年,是晋商历史上最辉煌的10年,然而在1911年清王朝灭亡之时,它就迅速衰亡了。来源:《经济观察报》2010年9月10日从材料中概括,20世纪初晋商衰落的主要原因。【思维发散】材料一延绥镇兵马云集,全赖商人接济军需。每年有定额,往往召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粮于各堡仓给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明经世文编

5、》卷四四七涂宗《边盐壅滞疏》材料二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其居室之法善也。其人以行止相高,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一人出本,众伙共而商之,虽不誓而无私藏。祖父或以子母息贷于人而道亡,贷者业舍之数十年矣,子孙生而有知,更焦劳强作,以还其贷。则他人有居积者,争欲得斯人以为伙计,谓其不忘死、肯背生也,则斯人输少息于前,而获大利于后,故有本无本者,咸得以为生。且富者蓄藏不于家,而尽散之为伙计。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伙计若干,则数十百万产,可屈指矣。所以富者不能遽贫,贫者可以立富,其居室善而行止胜也。——

6、〔明〕沈思孝《晋录》⑴据材料一、二,概括明初以来,晋商发达的原因。①利用临近边境的优势,输粮至边镇,取得食盐专卖权。②资本组织采用合伙制度(东家出本、伙计经商)。③诚信,以义取利。④勤劳。材料三传承晋商精神,弘扬晋商文化,加速晋商群体发展与跨越,让世界了解太原。9月3日上午2010新晋商联盟大会暨国际商协会高层峰会在并召开。来自海内外晋商会、国内外商协会以及太原新晋商联盟等方面的400余人参会。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冀朝铸、原省级领导张正明等出席会议。——《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9月5日⑵

7、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晋商精神的理解,在国际贸易日益自由化的今天,重提晋商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精神:抓住机遇、团结合作、诚信为本、勤劳致富。意义:贸易自由化更需要遵守游戏规则;诚信在任何时代都是必须的;中国经济需要与时俱进,抢抓机遇。(言之成理即可)①社会政治局面是否稳定;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程度;③政府的决策和政策;④内外交通是否便利。1.从古代中国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来看,制约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二、规律性总结:宋朝以前宋朝以后市的变迁及城市的发展市:①市坊分置;②严格管理市:①坊市界限打破;②草市普遍;③时间不受

8、限制;④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城:政治性城市为主城:经济性城市兴起【知能拓展】①随着商业的发展,市不再限定时间和地点,对市的管理逐渐松弛;②由于商业活动的繁荣,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加强,经济型城市兴起,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③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逐渐由北方内陆向南方、东南沿海一带发展;④随着人口的不断流动,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2.古代城市演变的特点二、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