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ID:38376213

大小:286.94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11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第1页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第2页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第3页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第4页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章绪论11.1引言11.2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评价问题11.2.1供应链管理模式概述11.2.2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意义21.2.3供应商评价问题的提出21.3研究及应用情况概述31.4当前供应商评价状况4第二章综合评价概述52.1综合评价问题的提出52.2综合评价方法的产生、发展和研究现状52.3综合评价原则62.4指标的选取62.5权重的确定62.6供应商综合评价选择的步骤7第三章子因素的权重分析以及建立93.1供应商的履约能力93.2供应商的财务状况113.3供应商成本143.4供应

2、商质量管理163.5供应商的组织和管理183.6其他因素(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20第四章总结22第一章绪论1.1引言近几十年来,供应商的评价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MRPⅡ、JIT生产、ERP、动态联盟、价值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出现,体现着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的竞争甚至是整条价值链的竞争。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中的结盟企业和上游企业,是核心企业进行采购活动的对象,直接关系着企业的采购成本和产品开发,供应商评价问题已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所关注。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以降低采购成本,如何对

3、一个供应商作出评价以及其供应商体系建立等问题,也成为了现代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1.2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评价问题1.2.1供应链管理模式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企业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开始发生变化。认清主要竞争因素的影响力对于企业管理者充分利用、获取最大竞争优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传统管理模式是以一个企业的资源为主,所考虑的都是本企业制造资源的安排问题,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这传统管理模式下,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规模化需求和区域性的卖方市场,少品种、大批量生产特征,多

4、级递阶控制的组织结构,管理跨度小、多层次管理组织特征,静态、开环、相对封闭的刚性信息系统。然而,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特征如下:市场类型的转变(卖方市场环境→买方市场坏境);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使得库存占用大量的资金,影响了资金周转速度;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得到按照自己要求定制的产品或服务。面对环境变化产生的巨大压力,交易成本变动形成的无限动力,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产生有其必要性。市场需求与竞争环境变化企业机会成本增加实行业务外包企业间交易成本增加企业间合作与联盟供应链组织与管

5、理“横向一体化”的思想,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主体企业专注于最核心的内容:产品方向和市场,至于生产则委托给其他企业加工。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其他企业的资源促使产品快速上马,避免自己投资带来的基建周期长,资源耗费高等问题,赢得产品在低成本、高质量、上市早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是“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现在的人们意识到,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上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企业,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实力。而供应链管理的

6、概念就是把企业资源的范畴从过去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社会,使企业之间为了共同市场利益而结成战略联盟。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点,本文要讨论的就是在供应链合作伙伴管理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供应商评价问题。1.2.2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意义随着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强,合作各方要尽可能削弱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和风险。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绝不应该仅考虑企业之间的交易价格本身,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双方关注。比如,制造商总是期望他的供应商完善服务,搞好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的优化设计,等等。供应链合

7、作伙伴关系的潜在效益,往往在SCP建立后三年左右甚至于更长的时间,才能转化成实际利润或效益。企业只有着眼于供应链管理的整体竞争优势的提高和长期的市场战略并能忍耐一定时间,才能从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中获得更大效益。通过建立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对于制造商/买主l降低成本(降低合同成本)l实现数量折扣和稳定而有竞争力的价格l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改善时间管理l缩短交货提前期和提高可靠性l优化面向工艺的企业规划、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l强化数据信

8、息的获取和管理控制(2)对于供应商/卖主l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对用户需求更好地了解/理解l提高运作质量、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l提高对买主交货期改变的反应速度和柔性、获得更高的(比非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利润。(3)对于双方l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l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实现相互之间的工艺集成、技术和物理集成l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降低机会主义影响和投机几率、增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订单、生产l运输上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