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ID:38394452

大小:647.81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6-11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_第1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_第2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_第3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_第4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_第5页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建安诗歌通常是指汉末建安元年至魏明帝太和年间(约196—232)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建安三曹父子都“雅爱诗章”,建安七子又都齐聚邺下,建安诗坛可谓“彬彬大盛”(锺嵘《诗品·序》)。其时“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三国志·王粲传》),国家的动乱分裂激起了一代士人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而“人之觉醒”的社会思潮与人命危浅的社会现实,长期的战乱和接连不断的饥荒、瘟疫,人口的大量死亡,又引发了诗人们死生无常的喟叹和对个体生命的依恋,这样就形成了以慷慨悲凉为其情感基调的“建安风骨”。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正始诗歌则包括魏明帝太和末年至西晋立国(约233—265

2、)这一历史阶段的诗歌创作。这一历史时期,屠杀、谄害、猜忌、恐怖伴随着司马氏集团阴谋篡权的全过程,建安那种相对开明的政治风气烟消云散,慷慨任气的社会环境没有了,“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文学氛围消失了,因而正始诗歌也就失去了建安诗歌中那种高昂奋发的精神。如果说建安父辈们关注的是外在事功的追求,那么正始诗人注重的是理想人格的建立。当时玄学的兴盛以及现实的严峻,使得忧生之嗟与理性思索成了正始诗歌最突出的特征。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诗歌完成了由“汉音”到“魏响”的历程,完成了从乐府民歌向文人诗歌的转变,五言古诗由此而走向成熟,并产生了像曹操、曹植、阮籍这样的杰出的诗人。。一、曹氏父子的诗歌创作曹操和

3、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他们已自己的特殊身份,吸引了许多文人,开创了一代文学风气。其中曹植在政治上最终遭到失败,但在文学上却取得最大的成就。他的诗歌创作,在许多方面影响了整个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方向。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父亲曹嵩为东汉后期宦官曹腾的养子,虽然汉末官至太尉,但其出身却十分低微,这种家庭原本没有什么高贵的血统作为凭依,加上时代风气的影响,所以曹操很少受传统伦理观念和价值标准的束缚。在政治上,他蔑视繁琐的礼仪与虚饰的道德,重视实效,被当世的名士许劭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

4、之注)。在日常生活中,他生性机警,性格通脱,所谓通脱,就是无所拘泥、固执,个性和感情能够直率地表现出来。他的文学创作,也同样反映了他的思想和性格。曹操诗歌所抒写的情感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伤时悯乱,一是述志抒怀。其中,伤时悯乱的的代表作是《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此诗采取了乐府诗的形式,总共八十个字,概括了关东各州郡首领合兵讨伐董卓,然而由于人人心怀异图,导致战事失败,以至战祸连年,百姓大批死亡的事实,犹如一幅

5、历史画卷。尤其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二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大幅度的勾画出战乱时代百姓悲惨的生活画面。明人钟惺评此诗:“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全诗语言简洁,气魄宏大,感情沉郁,在乐府诗中是前所未有的。后者的代表作有《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与“长歌”相对而言,非指诗篇幅的长短

6、,而是就歌曲唱时声调的急缓、长短而言。这是一篇用于宴会的歌辞。全篇由两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组成:一是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一是渴慕贤才,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正因为感到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所以才有时不我待的焦虑,大业未成的忧虑,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诗人追求不朽的事业,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而且是为了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获得崇高的价值。全篇以比兴手法,如“朝露”喻人生苦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喻贤臣找到了明君,“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臣没找到明君的茫然,“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喻自己的博大胸怀。诗人以刚健有力的语言,跌宕起伏的章法,抒写自己悲壮的

7、情怀,展露自己雄强的气魄,沈德潜评此诗“沉雄峻爽,时露霸气”(《古诗源》卷五)。《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也是一首借景抒情的绝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已入秋天仍然“百草丰茂”,“秋风萧瑟”中洪波涌起,吐纳日月,包容星汉,诗人笔下的大海既生意盎然又雄浑博大,联想到他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