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的思维方法

自主创新的思维方法

ID:38396388

大小:7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1

自主创新的思维方法_第1页
自主创新的思维方法_第2页
自主创新的思维方法_第3页
自主创新的思维方法_第4页
自主创新的思维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主创新的思维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引言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又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宁世祖殷淑仪》中就曾提到过,是创立或创造新东西的意思。在国际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创新一词的意义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创新是具有层次性的。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遵循创新活动规律和人的创新素质培养的规律,以发展人的创新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为宗旨的活动。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发展人的以下几种品质:(1)创新精神所谓创新精神是指推

2、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精神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进行创新活动。(2)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并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具有五个显著特点,即独特的知识结构、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像有活跃的灵感。这种创造思维能保证让人正确分析新情境,解决新问题,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3)创新能力所谓“创新能力”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加强以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4)创新人格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智

3、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它集中地体现为强烈的创新动机,执着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持久的创新毅力、勇敢的创新行为等良好的人格特征。也就是说,创新人格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在创新人格中,创新情感显得尤其重要。创新正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从创新动机的产生到创新过程的持续,再到创新结果的验证,各个环节无不蕴涵着创新者的人格魅力,蕴涵着创新者的情感因素。创造与创新:创造必定是创新,创新是创造的基础。一般而言,创新是出发点和目的,创造是过程和结果。创新活动的过程是创造,重大的创新成果也叫创造。由创造而推出的事物总是新的,

4、因此,创造和创新是连体姐妹,孪生兄弟。甚至在很多场合下,它们就是同一个名词。罗曼·罗兰说:“人生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创造。”提起创造,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联想到蒸汽机、电灯、电视机、计算机……的确,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创造的智慧,都浸透着创造的血雨,都飞扬着创造的欢乐,都展示着创造的奇迹……什么是创造?创造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或提出前人未见的新观点。创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创造是一切东西的本源—龙沙《法国诗学要略》,1764,创造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就是创造发明方法的发明。创造:引领社会不断进步故事

5、:卖帽人与猴、乌鸦喝水为什么创造1、创造能改变历史亚历山大创造性地解开了俄狄浦斯结,从而成为一代天骄,创造了俄罗斯的历史;瓦特创造性地将蒸汽原理用于机械,改写了人类文明的历史。2、创造能促进发展以日本为例。55年:GDP=1/2中国;60年:GDP=中国;85年:GDP=5*中国。做法:“一日一案国民运动”,1982年福田赳夫首相亲自主持会议,提出“立足国内,开发创造力,创造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确保竞争优势”的口号,并作出了“确认创造力是日本通向21世纪的保证”的决议;结果:有600万发明大军,年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占世界专利申请总量的1/3;为什么创造?3、创造能培养人才中国矿业大学

6、1984年创造性地在该校首先进行了创造学课程的尝试,取得显著成绩,学生通过学习,写作并发表大量的科技论文,涌现出大量发明成果,获得国家专利100余项,获得全国性奖励60多项,居全国高校先进行列。本人指导学生运用创造学的思维方法备战大学生辩论赛,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并有多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创造能产生效益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先为公司科技人员开设了“创造工程”继续教育工程,这一首创后来被学术界公认为创造学在世界上诞生的标志。1937年,通用电气公司的专利申请量便猛增3倍,公司效益提高一半,创造学一经诞生便大见成效。创造的历史人类的创造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自发阶段

7、取石为器、燧木为火;2、创造的自觉阶段亚里斯多德的《工具论》、《心灵论》—早期的创造学专著;帕普斯的《解题术》—创造性解题的方法。30年代奥斯本开展创造学的研究与推广;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开创“创造心理学”;50年代,日本大力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国民创造意识。创造学基础创造学(CreativeStudy)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人皆有创造力;二是创造力可以训练。创新是每一个人天生具有的能力。然而,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都认为,创新是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