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ID:38397211

大小:13.99 MB

页数:223页

时间:2019-06-11

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_第1页
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_第2页
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_第3页
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_第4页
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并在了解其历史进程和形成发展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学重难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学时安排:8课时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思考: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

2、时候已经使用。从狭义来说,是指由马、恩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组成的科学体系;从广义来说,是指由马、恩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邓、江等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构成的科学体系。马列主义一词的由来马克思主义一词的首次出现是19世纪60—70年代,当时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等人从贬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为了肯定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伟大贡献,才开始从褒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提法。“列宁主义”开始是由孟什维克首领马尔托夫在1903年开始使用。1924年1月21日列宁病故俄共布中央在发表的《告

3、全党和全体劳动人民书》中正式提出“列宁主义”。列宁谢世后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合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1818-1883)德国犹太人,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逝世于英国伦敦。伟大的哲学家,革命理论家,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在中学时代,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工作的职业”。马克思、恩格斯生平(1、2)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恩格斯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

4、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卡尔·马克思高居榜首,其后是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和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第一的是爱因斯坦。(1999年)这些发人深思的现象告诉人们:马克思活在现实世界中,也必将活在未来世界中。“马克思比我们一切人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

5、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公正的。”---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大体分三个阶段:遵义会议之前的摸索过程从遵义会议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这时期党中央领导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形成了共识。延安整风到党的七大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1938年之前,李大钊、陈独秀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先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1)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3)是缘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

6、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曾有过照搬照抄、不结合中国实际的情况,最终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王明作《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陈独秀【思考】请问同学们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次严重的“左”倾错误是哪三次?从八十多年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与教训、成功与失败的总结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这也是八十多年我们取得的最为宝贵的历史经验。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实践、中国历

7、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时代化)。如何理解?第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就是把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第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第一、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第二、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需要经验如果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次,就没有普遍指导意义。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传统、中国

8、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三、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大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探索出两条中国特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