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ID:38404836

大小:1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2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_第1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_第2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_第3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_第4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学科教学·(思政方向)】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专任教师与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思政专业基础,了解思政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学科教育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

2、,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第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二学年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实践教学和论文写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年。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

3、分。具体为:学位基础课程6门,共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门,共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5门,共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详见附表。五、专业实践专业实践主要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践教学尽可能采取实习支教的方式,到中小学进行为期不少于半年的政治课教学工作。六、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4、并负责做好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实施。思政学院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依托本科实习基地资源,在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建立长期教学实践基地,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聘请基地优秀教师为校外指导教师,使学生一方面成为合格思政教师,同时为教师专业发展做好准备。七、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全日制教育硕士最迟在第二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通过开题论证后方可撰写学位论文。成立导师组负责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思政教学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思政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

5、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学位论文必须经过校内、外导师的签字认可后方能申请参加答辩。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八、其他补修课程: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补修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师范类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补修课程须随相应师范专业本科生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不计学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

6、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教学计划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学位基础课00010001英语3221考试00011101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22200011102教育学原理322100011103课程与教学论32210001110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322100011105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3221专业必修课00211101思想政治理论课原理与方法5431考试00211102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543200211103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材分析322200211104思想政治教育测量与评价322

7、1专业选修课00211105思政学习理论与方法3222考查选修6学分0001110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322100011107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22100011108基础教育改革研究322100011109当代国际政治专题研究322100011110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322100211111哲学专题研究322200211112伦理学专题研究322200211113政治高考研究322200211114学科发展前沿讲座3222跨专业补修课程非师范类00211115思政课程与教学论542考试00211116心理学54100211117教育学54

8、1师范类00211118政治学541考试00211119社会学542专业实践课00211120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21-200211121中小学实践教学活动2300211122其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