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和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和理论成果)

ID:38409893

大小:1.56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6-12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和理论成果)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和理论成果)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和理论成果)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和理论成果)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和理论成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和理论成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及其发展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进行了理论上的创新,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飞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条件与过程,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

2、其历史进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发展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为什么必须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内在关系即是如何做到继承、发展与创新。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

3、其科学内涵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也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细胞学说的建立、能量守

4、恒与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从广义来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传播是在20世纪初,主要由流亡海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人物传播,同时也有留学日本与欧洲的留学生。马克思故居(特里尔)留学日本的:陈独秀、李大钊、李汉俊

5、、李达、陈望道、董必武、周恩来、彭湃、施存统等人。留学法国的:蔡和森、李富春、向警予、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聂荣臻、邓小平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学者把它当作救世良方。如李大钊,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特别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反动统治阶级把它作为洪水猛兽。一律称之为“过激主义”。如北洋军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条件是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中国工人阶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成长壮大,为了与国内外敌人战斗,迫切需要马克思主

6、义理论的指导,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奠定了阶级基础。2、列宁有关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才能推翻资本主义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奠定了理论基础。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实践上树立马列主义的崇高威信,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要取得革命胜利,也必须有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把中国革命推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是在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当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的时候,中国正是新文化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十月革命的胜

7、利空前地显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大威力,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受到鼓舞和启迪,从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新出路和希望,于是由以前向西方学习转向现在研究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且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观察中国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到此时才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从而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使新文化运动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传播开了。表现:1、各地出现了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新青年》、《每周评论》、《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

8、悟》、《湘江评论》、《新社会》等。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1918年12月陈独秀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先进青年,在湖南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次年7月,毛泽东又主编了湖南学生联合会的《湘江评论》周刊,传播、介绍新思想,探索改造社会的道路。图为《湘江评论》创刊号和青年时代的毛泽东。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