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绪论

中国法律思想史绪论

ID:38413767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2

中国法律思想史绪论_第1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绪论_第2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绪论_第3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绪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法律思想史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法律思想史绪论一、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任务中国法律思想史是关于中国历史上法律理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历史上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法律理论和观点。其主要任务在于揭示这些理论和观点的内容、本质、作用和特点,说明它们形成、发展、演变以及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过程和规律。二、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意义(目的):1、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精神价值)中国法律思想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从奴隶社会以来,上下数千年,涉及法律思想的人物数不胜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始终有一种民族精神,支撑和鼓励无数的仁人志士孜

2、孜不倦地追求治国、救国之道。因此,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法文化的漫长历史和丰富内容,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陶冶爱国主义情操。2、有助于批判继承我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遗产,吸取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和法学(借鉴价值)4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以儒、法两家为主的法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们不但对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起过直接的指导作用,并演变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通过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又影响近现代,甚至影响到我们今天(如人本思想、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思想、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等)。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

3、题,即怎样对待这份历史遗产?应当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无论精华和糟粕对我们都有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糟粕中,流毒最深的莫过于专制思想、等级特权思想、宗法思想以及因受封建主义和宗法等级观念长期影响所派生的人治观念、独断专行和目无法纪。对中国法律思想上的糟粕,我们必须予以肃清和防止。在建设现代法学和法制中,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症下药。而要对症下药,必须弄清其“症”之所在。另外,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法律思想的历史遗产中并不只是糟粕,还有大量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精华,如民本思想、重视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法治思想、反腐倡廉的思想等。以儒家的法律思想为例,他们强调统治者立法必须

4、考虑民心的向背,并且认为要想维持社会治安不能单靠法律及其强制手段,而应使人们在经济上能够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加强道德教化(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们这种思想和我们今天所主张的综合治理尽管有本质的区别,但作为一种维护社会稳定4的方法毕竟具有一定的历史关系,会使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某种启发。而且儒家并不否定刑罚的作用,也不一味主张轻刑。主张刑罚的轻重应随形势的变化和需要为转移。类似这样的情况当然远不限于儒家思想。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中国法律思想史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尽可能多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批判继承并发扬光大,使其作为优秀成果凝聚在我国的法学和法制中。近代以来,一直有一种误解,

5、说到“法治”,就只有移植西方的法律(言必称希腊,罗马)。其实,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亦蕴含着现代法治的丰富资源,古人关于法的思考经过改造和总结,有很多思想、观点是可以同现代法治沟通的。学习西方是必要的,但西方的东西并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有的问题,因为,对长期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而言,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转变。离开传统,离开中国的国情,简单地抄别人的东西,不可能在中国实现法治社会。(乡土社会、秋菊打官司)3、通过法律思想史的学习,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加深对法学基础理论和各部门法学的理解。(智慧价值)4法律思想

6、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法哲学史,它是研究历史上关于法的理论思维的科学,一个时代的法律思想就是那个时代法的智慧的结晶,特别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初期,法律思想与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密不可分,可以说是寓于哲学、政治学思想之中。因此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就是去领略和感受这种智慧,去总结我们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法的理论思维的经验和教训,这自然就可以起到锻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作用。三、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应注意的问题(方法)1、是要从广义的角度去揭示历史上法律思想的丰富内容。由于中西法文化的差异,中国没有形成法学家阶层(特别是与古代、近代英、美、德法相比),很少专业的法学著作,法律思想与哲学思想、政治思想、

7、伦理思想往往融为一体。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立足于古代思想家固有的思想体系,从中挖掘其法律思想。2、是以思想家为主研究中国法律思想史,因为能够形成较为系统的法律思想主要是思想家的思想。3、是在考察人物的法律思想时,要注意它的时代特征,考察它的历史条件。中国历史上不同阶级、不同人物的法律理论和观点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中华民族认识法、探索法的心路历程的反映。对待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人物的法律思想,切忌简单地肯定或否定。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