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

专题八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

ID:38414324

大小:1.00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6-12

专题八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_第1页
专题八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_第2页
专题八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_第3页
专题八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_第4页
专题八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八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类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八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高考就是这么考的!(2011·课标全国高考文综,3~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

2、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解析:第(1)题,巴西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条件逊于美国;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丰富,大豆增产潜力大。第(2)题,和美国比较,巴西的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巴西大豆价格低的主要原因应是劳动力成本低。第(3)题,依据材料可知,我国大豆

3、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豆的品质下降,因此解决措施是应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答案:(1)C(2)D(3)A分布、粮食问题等的考查。具体以中国或世界某一地区为载体,或者以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作为切入点,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对农业布局的影响;结合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经验,理解对我国相同或相似农业区的借鉴意义;能分析和评价某地农业的发展前景或提出治理措施。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方式灵活,选择题、综合题都有,综合题出现频率较高,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区域图等方式呈现。从能力上看,侧重于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论证能力,考查运用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

4、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本专题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掌握这些,成绩提升有保证!热点一、农业的区位选择掌握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并能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或限制性区位因素。1.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2.我国主要农业区分布和区位条件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下列问题。【例1】(2011·浙江高考文综,5~6)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A.①    

5、B.②    C.③    D.④(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解析:第(1)题,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这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中,饲养绵羊的收益大于种植作物,因此流向市场的商品以牲畜为主,作物相对较少。第(2)题,由于过度引水灌溉,易引发土壤盐碱化问题;过度引水使河流流量减小,导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答案:(1)D    (2)A(2)目前该盆地最有

6、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1)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如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是土壤,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干旱,因此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土壤和水源。(2)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以种用热点二、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生产特点和区位条件,并能借鉴其经验,分析和评价某一农业地区的农业发展前景,提出发展的合理措施。1.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例2】(2011

7、·山东高考文综,2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野外考察对比区域比较内容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大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