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班级文化建设

依托班级文化建设

ID:38414730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2

依托班级文化建设_第1页
依托班级文化建设_第2页
依托班级文化建设_第3页
资源描述:

《依托班级文化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依托班级文化建设,打造班级灵魂管理,实现学生自主发展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余维民现代教育正在由单纯的学科教学向学科教学人文熏陶相互渗透的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管理正在由过去的外显的行政管理向内隐的文化驱动方向转变。文化影响力的大小已成为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是否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学校、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最高境界。据此,班级文化建设十分必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让我们对班级文化进行简单的解读: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以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氛围和群体行为规范。融

2、激励性、互动性、无痕性、弥散性为一体的班级文化通过暗示、从众、认同、模仿等社会心理机制的影响,从而可对青少年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班级文化是青少年学生不可替代的精神成长的摇篮。其次,班级文化中积极的因素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育作用班级文化形成的一种生活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引导、调节和纠偏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文化的这种教育作用不同

3、于课堂教育,他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2.凝聚作用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权益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的行为和努力方向一致。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众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3.激励作用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享受和创造的环境,提供活

4、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每个成员及基地发展自我,调动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4.规范作用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不得不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这也是学生归属感需要和集体的教育力量决定的。班级文化对成员的制约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得以实现:一是氛围制约,包括班级环境、人际关系、班级风气等;二是制度制约,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班规民约等;三是观念制约,包括班级理念、道德水平

5、和班级舆论等。班级文化的建设: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一)建设和谐的班级环境1.教室布置的规划(1)教室前黑板上(2)教室前黑板左(3)教室前黑板右(4)教室后黑板(5)教室后黑板左(6)教室后黑板右(7)教室右墙前(8)教室右墙中(9)教室右墙右(10)教室左墙前(11)教室左墙中(12)教室左墙后(13)教室前空调上(14)教室后空调上(15)教室前后门内外(16)教室桌椅的摆放1.教室布置的操作(1)班训的张贴(2)标语的张贴(3)管理园地(4)公告栏(5)荣誉栏(6)黑板报(7)学习园地(8)阅读栏2

6、.教室布置的原则(1)教育性(2)主动性(3)主体性(4)阶段性(5)针对性(6)艺术性(7)实用性(8)创造性3.教室布置的注意事项(1)布置教室时要有安全意识。(2)布置教室时,要考虑材料的经济性,要有节约意识,切忌铺张浪费。(3)布置教室时不要造成对教室墙壁及其他硬件的保护意识。(一)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标志1.班级名称(1)地域命名(2)以志向命名(3)以班主任姓名命名(1)以感恩之心命名1.班训(1.)要兼顾内容与形式(2)要有创意(3)要讲究文采2.班歌3.班旗或班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