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编码实验

信道编码实验

ID:38414820

大小:8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2

信道编码实验_第1页
信道编码实验_第2页
信道编码实验_第3页
信道编码实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信道编码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报告册课程:通讯系统原理教程实验:信道编码实验评语:成绩:签名:日期:4实验五:信道编码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信道编码的分类,理解线性分组码的特点2、掌握线性分组码的编码的过程3、理解据线性分组码求最小码距和编码效率二、实验原理:k位信息组+(n-k)监督元->n位码组码长:码字中码元的个数,通常用n表示。码重:码字中“1”码元的数目,通常用W表示。码距:两个等长码字之间对应码元不同的数目,通常用d表示。两个码字对应位模2相加得到的新码组的重量就是这两个码字之间的距离。码的码距:码字集合中两两码字之间距离的最小值称为码的最小距离,通常用d0表示。它决

2、定了一个码的纠、检错能力,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编码效率:信息码元数与码长之比,通常用表示。如(7,3)分组码,码字用表示,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线性方程组表示:4线性分组码的封闭性:码字集中任意两个码字对应位模2加后得到的组合仍然是该码字集中的一个码字。因此,线性分组码的最小码距必等于码字集中非全0码字的最小重量。线性分组码的典型生成矩阵为:其中是的单位矩阵。生成矩阵可以由监督矩阵确定由生成矩阵生成的码是系统码:,如时,通过生成矩阵求得的码字为:三、实验程序:%信道编码.mclearx=[011];%设码元为010Q=[1110;0111;1

3、101];G=[eye(3),Q];y=mod(x*G,2);plot(y,'linewidth',2);xlabel('信息元');gridon;title('010码元加上四位监督元的(7,3)线性分组码,为0111010');实验结果:codes=0111010;其余的码元用同样的方法都可以编出,全部码字表格如下:码字=信息元X[]+监督元E[]4实验结论:序号码字0信息元监督元10000000200111013011101041001110510100116110100171110100通过实验,理论计算与MatlAB编程都能达到实验要求的结果,证明

4、实验过程的正确性,说明达到实验的预期目的。随着监督码元的不同,在输入相同的信息元时,所输出的码字也是不同的,所以选择适当的监督码元也实验过程和实际应用过程要做的首要任务。实验问题:对如何提高信道编码效率的问题上,我们应尽量减少码间干扰,如在接收端加上一个均衡器等。信息通过信道传输,由于物理介质的干扰和无法避免噪声,信道的输入和输出之间仅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关系,在做出唯一判决的情况下将无法避免差错,其差错概率完全取决于信道特性。因此,一个完整、实用的通信系统通常包括信道编译码模块。视频信号在传输前都会经过高度压缩以降低码率,传输错误会对最后的图像恢复产生极大的影

5、响,因此信道编码尤为重要。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