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试题二

哲学引论试题二

ID:38416442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2

哲学引论试题二_第1页
哲学引论试题二_第2页
哲学引论试题二_第3页
资源描述:

《哲学引论试题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哲学引论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题1分,共10分)1、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包括()A、《形而上学》B、《纯粹理性批判》C、《实践理性批判》D、《判断力批判》2、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A、对革命的直接参与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C、对学科前提的批判D、对自由意识的促进3、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概念的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巴门尼德4、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培根B、笛卡儿C、洛克D、休谟5、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A、世界的本原

2、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化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6、在传统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认识路线有:()A、观念论B、经验论C、唯理论D、批判论7、以下属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弗雷格B、奎因C、萨特D、康德8、大乘佛教所主张的“三谛说”是指:()A、真谛、世谛、俗谛B、真谛、义谛、胜谛C、空、假、中D、空、假、真9、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A、个人主义B、功利主义C、圣谕论D、义务论10、许多哲学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标志是:()A、《后现代状况》的发表B、《词与物》的发表C、《癫狂与文明》的发表D

3、、《新唯实论》的发表二、辨析题(请辨别以下概念的异同,并简述理由。每题10分,共30分)1、“理解”与“认识”2、“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3、“表现”与“表达”三、简答题(请结合教材和自己的体会,简要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共20分)1、如何理解哲学是人类的一门思想探索性活动?2、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两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3、请说出两种在当代艺术哲学中最有影响的艺术定义,并简述其内涵。4、请谈谈你对牟宗三先生“三统说”的理解。四、分析题(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尤其鼓励具有创

4、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字数要求在800字以上。满分40分)在胡宁和塔帕尔肯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一次袭击后失踪了,据说是让印地安人给抢走的。他的父母四处寻找,结果仍徒劳无获。几年过去了,一位来自内地的军人说起了他见过的一个蓝眼睛的印地安人,推测他很可能是那个消失了的孩子。那对父母找到了那人(细节被省略了,而我不想凭空捏造),觉得还认得他。但那人经过荒漠和野蛮生活的熏陶,已经忘掉了家乡的语言。他顺从地又毫不在意地回到家里。他在家门口停住了脚(也许因为别人止住了脚步)。他看着门庭,仿佛认出了什么。突然,他低下脑袋,大叫一声,冲进门庭,穿过两个天井,直奔厨房而去。他毫不犹豫地把手

5、伸进一口发黑的大钟,掏出自己小时侯藏在那里的一把长柄小刀,两眼露出了兴奋的光芒。父母则因为找到了儿子而大哭一场。也许紧接着这一记忆的是另一些记忆:年轻人无法忍受四堵墙壁,不久就回荒漠去了。我想知道的是在这一令人目眩的过去和现在交叉的节骨眼上,他究竟感觉到了什么。我想知道在这个儿子失而复得或彼此相认的一刹那,父母和家人(即使把他当作一个孩子或者一条狗)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选自《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问题1:结合这个故事,请你谈谈一个人的“自我”究竟具有什么特征?故事中的父母是如何确认那个失踪的人就是自己的儿子的?问题2:请进一步结合这个故事,谈谈“自我”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

6、人是否有其“同一性”?附: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CD2、BCD3、D4、ACD5、D6、BCD7、AB8、C9、AB10、A二、辨析题(只提供答题思路)1、理解和认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事物的方式:“理解是在语言的逻辑界限之外进行思想,而认识是在语言的逻辑界限之内进行判断和推理;理解无需定义具有抽象同一性的概念,而认识则必须使概念保持抽象同一性;理解可以通过不断地循环往返加深理解,而在认识中,概念的循环定义和循环推理却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最重要的是,理解可以通过内心体验和现象直观来领会事情本身,而认识只能通过外在经验和逻辑推理去掌握是者之是(本质之是)。如果说,对于“是”

7、,我们可以认识;那么对于“在”,我们虽然不能认识,但却可以理解和领会的。2、决定论就其基本的倾向看,可氛围两种不同的形式: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所谓强决定论,就是主张自由与决定论的不相容性。按照这种观点,决定论排除一切形式的自由。所谓弱决定论,则是承认自由与决定论的相容性。它是一些哲学家在不愿放弃实际的自由,但又无法理解完全缺乏决定如何可能作到责任的需要与愿望的统一的情况下,尝试把实际的自由和责任与决定论统一起来的一种解释。如果说,强决定论在理论形态上与宿命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