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政治后期复习建议课件

高考文综政治后期复习建议课件

ID:38418662

大小:308.31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6-12

高考文综政治后期复习建议课件_第1页
高考文综政治后期复习建议课件_第2页
高考文综政治后期复习建议课件_第3页
高考文综政治后期复习建议课件_第4页
高考文综政治后期复习建议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综政治后期复习建议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文综政治后期复习建议平阳中学项小颖2008、3一、琢磨考纲,全面把握教材知识二、琢磨试题,提升答题能力技巧三、琢磨热点,链接课本原理考点四、琢磨学生,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一、琢磨考纲,全面把握教材知识《2008年全国高考大纲》政治部分与2007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考查的目的、范围、要求、题型、分值等都相对稳定。2007年考纲对个别知识点作了调整经济常识有两处变化:关税原来是和对外贸易并列,现在被纳入对外贸易;将宏观调控改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政治常识是两处微小变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改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2、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考知识点政治考点共167个,其中经济学有57个考点、哲学有66个考点、政治学有44个考点。国内外重大时事时间限定为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宏观和微观知识体系建立近三年来高考政治常考知识点归纳常见易错、易混点解析各种不同题型的一般知识点的概括(书本知识、材料知识、时政知识)近三年来高考政治书本热点知识归纳: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2.价格及其影响因素3.价值规律(内容、形式、作用)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what、why、how)5.我国的分配制度、分

3、配原则(what、why)6.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经济(涵义、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特征及其缺陷)和宏观调控(why、what、how、财政、税收、银行等经济手段)7、经济效益(why、what、how);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兼并联合是优化企业结构、完善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8.企业信誉和形象、反对不正当竞争(why、what、how)9.农业(why、how、农民增收的途径和意义)10.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why、how、支柱工业及其作用)11.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1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和意义13.我国社会保

4、障制度(why、what、how)14.积累与消费(投资与消费的)关系15.市场交易的四原则、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why、what、how)16.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7.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汇率的变化、关税作用、进出口关系18.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和原则。19.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科学的发展观、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明确高考能力测试的形式,才能有针对

5、性地进行复习与训练。2、考能力文综全国卷I第40题(政治部分)40.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

6、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编自《大金国志》等)主观题40题第40题是政史地三科大综合主观题,突出了灵活性,突出能力立意。此题避开了社会热点,第40题选取的是一段古文“金迁都燕京”把三学科综合到了一起,政治学科部分主要考查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5)“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理想”;(6)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迁都观点。题目的总体特点本题材料为古文,阅读本身是一道难关,首先要看懂材

7、料。考查考生的文学功底和文化底蕴。表面上看虽然选取的原理较为宽泛“辩证唯物主义”,但是考生也应该根据材料中的主张来选取相关哲理分析,不可泛泛地随意选取知识点来分析,这是第二道难关。第一、关于考核的能力目标本题考核的目标有三个,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要求考生获取和解读的信息有:材料二中的两个内容,即反对与支持建都的各自理由、两种不同的建都观点;两个设问中的的内容,即第(5)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支持建都主张的合理性、第(6)问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与两种不同的建都观点。调动和运用知识主要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结合设问调动和运用辩证

8、唯物主义的观点或原理来回答问题。从试题的设问来看,主要考查论证和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