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安全上岗证(B)

电焊工安全上岗证(B)

ID:38421648

大小:4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2

电焊工安全上岗证(B)_第1页
电焊工安全上岗证(B)_第2页
电焊工安全上岗证(B)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焊工安全上岗证(B)》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考核试卷金属焊接切割作业(B)一、填空题(每题一分,共20分)1、乙炔发生器的安全装置有回火防止器、安全阀和防爆膜。2、钢中含碳越高,焊接性越差。3、电焊面罩护目镜片的作用是过滤紫外线、红外线和强可见光。4、旋转式直流电焊机反转的原因是与接错。5、氧乙炔火焰按性质不同分为碳化焰、氧化焰、还原焰。6、空气、乙炔混合气体爆炸浓度极限是2.2%--81%。7、触电伤员心跳停止,但呼吸存在,应采取的抢救措施胸外心脏挤压法。8、电流对人体伤害有电击、电伤、电磁场生理伤害。9、置换焊补法防爆的关

2、键是严格控制含氧量。10、E4303相当于旧牌号J422,E5015相当于旧牌号J507。11、乙炔瓶、氧气瓶与焊接作业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米,乙炔瓶与氧气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米。12、以电弧为热源、气体为保护介质的一种熔化焊方法称为气体保护焊。13、乙炔属于易燃物,氧气属于助燃物。14、气焊和气割对氧气的要求是纯度越高越好。15、焊接用的气瓶严禁近火,乙炔瓶温度不得超过45摄氏度,液化气瓶温度不得超过45摄氏度。16、在焊接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般占焊接劳动总量的60%以上的焊接方法是焊条电弧焊。17、电流流过人

3、体最危险的途径是左手到右脚。18、一种发热发光的激烈氧化反应称为燃烧。19、含碳值越高时,焊接工艺性越差。20、工程上将含碳小于0.25%的铁碳合金称为低碳钢。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电焊机输出电压不会致人死亡。(×)2、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焊机烧坏。(×)3、乙炔是易燃易爆气体。(√)4、发现有人触电,应先把人拉到一边。(×)5、可燃物质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爆炸的危险性越大。(√)6、严禁将易燃易爆管道作焊接回路使用。(√)7、乙炔越纯越容易爆炸。(×)8、电弧越长

4、,对焊缝的保护越好。(×)9、电石越细小,与水反应速度越快,产生的热量越高。(√)10、敲击法只能减少变形,不能去除焊接内应力。(×)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1、相同情况下,平焊焊接电流应大些。(A)平焊(B)立焊(C)横焊(D)仰焊2、按规定,氧气管应是红色管。(A)黑色(B)红色(C)黄色(D)能互换使用3、电伤是电流通过人体外部造成伤害。(A)内部(B)手(C)脚(D)外部4、氧气表冻结应用蒸汽或热水解冻。(A)火烤(B)铁器敲(C)蒸汽或热水(D)通电5、焊接变形产生的根本原因

5、是对焊件进行了不均匀加热。(A)工人技术差(B)电流过大(C)对焊件进行了不均匀加热(D)火焰能率大6、爆炸性混合物是指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物。(A)低于爆炸下限的混合物;(B)高于爆炸极限上限的混合物;(C)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物;(D)爆炸极限范围外的混合物。7、磷元素会使钢产生冷脆。(A)热脆(B)冷脆(C)不好焊(D)硬度差8、回火后,应先关闭乙炔开关。(A)氧气(B)乙炔(C)乙炔发生器(D)电源9、E4303焊条可用电源种类是交流,直流正接,直流反接。(A)交流(B)直流正接(C)直流反接(D)以上均可10

6、、金属材料抵抗冲击破坏的能力是指它的强度。(A)强度(B)硬度(C)韧性(D)塑性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焊接:通过加热或者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金属,使工件达到原子间结合的一种方法。2、反接法:焊条接正极,焊件接负极。3、电击: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称为电击。4、爆炸: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5、保护接地:用导线把焊机外壳与接地线相连接。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是焊工尘肺?其主要症状是什么?答:尘肺是指由于长期吸入超过规定浓度的粉尘,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

7、化变化的病症。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症状,如气短、咳嗽、胸闷和胸痛,有的患者呈无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神经衰弱等。2、什么是焊割“十不焊”?(1)上岗证不焊割。⑵雨天露天作业无可靠安全措施不焊割。⑶装过易燃,易爆及有害物品容器,未彻底清洗不焊割。⑷密闭器具未采取措施不焊割。⑸设备未断电、容器未卸压不焊割。⑹作业区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消除干净不焊割。⑺焊体性质不清、火星飞向不明不焊割。⑻焊接设备安全附件不全或失效不焊割。⑼锅炉、容器等设备内无专人监护,无防护措施不焊割。⑽禁火区未采取措施和办理动火手续不焊割。3、焊接时,造

8、成直流电击的原因有哪些?(1)更换焊条和操作中手或身体某部接触焊条,焊钳或焊枪的带电部分,而脚或身体其他部分对地面和金属结构之间又无绝缘,特别是在金属容器、管道、锅炉内或金属结构上,身体大量出汗或在潮湿的地方焊接时容易发生这种触电事故。⑵在接线或调节焊接设备时,手或身体某部位碰到接线柱、极板等带电体而触电⑶在登高焊接时触及或靠近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