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二次冷却工艺的优化

连铸二次冷却工艺的优化

ID:38424678

大小:93.7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2

连铸二次冷却工艺的优化_第1页
连铸二次冷却工艺的优化_第2页
连铸二次冷却工艺的优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连铸二次冷却工艺的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R9m方坯连铸二次冷却工艺的优化发布时间:2006年12月7日1前言  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石横特钢)现有R9m四机四流连铸机1台,浇注钢种有: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高碳钢、焊条钢等,生产150mm×150mm方坯供高速线材车间,其质量要求严格。而方坯连铸二次冷却与铸坯质量有密切关系,在生产优钢过程中,由于二次冷却制度不当,出现一些铸坯缺陷:(1)内部裂纹,在二冷区,如果各段冷却不均匀,部分回温太大,或冷却强度大,都会导致内部裂纹。(2)铸坯菱变(脱方),二冷区铸坯四个面的非对称性冷却,造成某两个面比另外两个面冷却得更快,在冷面产

2、生沿对角线的应力,加重铸坯扭转,产生菱变。(3)铸坯鼓肚,如二次冷却太弱,铸坯表面温度过高,钢的高温强度较低,在钢水静压力作用下,凝固壳就会发生蠕变而产生鼓肚。(4)表面裂纹,由于二冷不当,矫直时铸坯表面温度低于900℃,刚好位于“脆性区”,再有AlN、Nb(CN)等质点存在,容易在振痕波谷处产生表面裂纹。2二次冷却工艺优化2.1连铸坯配水基本原则  铸坯出结晶器后,随二冷水喷向铸坯,凝固壳厚度加厚,其依据规律为:  δ=K(τ)1/2(1) 式中δ——铸坯厚度; K——凝固系数; τ——凝固时间。  由式(1)可知:铸坯厚度δ是随凝固时间τ

3、的平方根而增加,凝固壳厚度达到一定时,坯壳传热成为坯壳增长的限制环节,坯壳厚度越大,传热阻力增加,温差也越大。因而冷却水量应随铸坯厚度δ的增加而降低,即二冷水量Q与铸坯厚度δ成反比。所以不同位置的水量Q与(τ)-1/2成正比。  而τ∝s/v(s为结晶器液面到二冷区某一点的长度,v为拉速),所以:  Q∝(s/v)-1/2(2)  当拉速v一定时,二冷水量Q与结晶器液面到二冷区某一点的长度s的平方根成反比,由此得到结论:二冷配水冷却水量沿铸坯方向从上到下应是逐渐减少的。2.2不同钢种二冷水的设定  对于不同钢种,因其冷却特性不同,其二冷配水制

4、度应该不同。例如,对于中、高碳钢和合金钢,为改善铸坯冷却组织,防止内部裂纹,弱冷制度冷却铸坯是应该的。经过长期摸索,归纳出了一些钢种的冷却强度,见表1。2.3不同拉速二冷水的设定  根据石横特钢生产实际,取不同拉速的低倍组织检验,得出结论:二冷配水量与拉速成线性关系。表2为生产45钢不同拉速二冷水优化配置。由实践经验,共设计8条配水曲线,水量由小至大,1~3号线为弱冷,4~5号线为中冷,6~8号线为强冷,各曲线符合以下公式:  Q=172×a×v(v≥1.0m/min)或Q=b(v<1.0m/min)(3)式中a——比水量,L/kg;  b—

5、—初始水量,L/min。2.4二冷区喷淋系统参数选择  由实践经验,二冷区喷水总长度一般为冶金长度的35%~65%,铸坯表面冷却速度不大于200℃/m,拉坯方向温度回升不超过100℃/m。  由于石横特钢连铸机的弧型半径较大,空冷时间较长,二冷水选择4段设置,总长度为冶金长度的30%。二冷水除设总过滤器外,在各段各流设二级过滤器,由此方便过滤器的清理和水质的改善。  表4为二冷区喷淋系统的设置情况。3优化后生产优钢情况  图1为改造前后铸坯低倍组织的改善情况。图1 改造前后产生废品量对比根据总结的150mm×150mm方坯不同钢种、不同拉速的

6、配水工艺模型,并输入计算机,进行自动配水。采用上述自动配水模型后,大大改善了铸坯低倍组织,杜绝了中间裂纹、鼓肚等现象,大大降低了铸坯脱方、疏松、缩孔等缺陷的几率。实践证明,上述配水模型较适合石横特钢R9m连铸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