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 第八讲

数学史 第八讲

ID:38428498

大小:69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12

数学史 第八讲_第1页
数学史 第八讲_第2页
数学史 第八讲_第3页
数学史 第八讲_第4页
数学史 第八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史 第八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数学之根第八讲3.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公理化、集合论与形式逻辑相结合的产物。有这样几种说法:“数学是建立在集合论与数理逻辑两块基石上的”(胡作玄);“数学理论源于公设集与逻辑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H.伊夫斯);我们说“数学是建立在实数和数理逻辑上的”。尽管各种说法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逻辑或说数理逻辑总是其公共部分,可见数理逻辑在数学中的基础作用了。纯数学致力于从已有概念和结论得到出新的结论,数理逻辑则不然,它致力于从逻辑学的“演算”出发,根据某些基本事实,推出数学赖以存在的基石和生长点。现代数理逻辑在如下四个分支上是很活跃的。(1

2、)证明论又叫元数学,由弗雷格创立于1893年,后为希尔伯特及其学派发展成一门独立分支。它的主要任务是要证明数学中的“相容性”(也叫无矛盾性)。不过希尔伯特早期想用“有限”步来完成对整个数学的相容性证明是不现实的,当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表时“有限步”的设想不可能后,才被修改成“无穷步证明数学的相容性”。甘岑的“超穷归纳法”对“无穷步证明”贡献也较大,但至今仍没有完成原来拟定的任务,比如关于数学分析的相容性证明,都还有待继续发努力。(2)递归论它属于硬数学,探讨对一个函数能否用有限步进行有效计算问题。简称有效可计算问题。所谓“有效”即是要得到

3、精确结果。能进行有效可计算的函数叫做递归函数。递归函数是一种简单的离散动力体系模型。递归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递归函数。作为递归函数研究的深入,是探讨非递归函数,从而得出判定问题和非判定问题概念。一般判定问题是,对一个具体公式或定理,证明是否存在一个有限可实现的步骤,使之被形式地推导出来,第一个提出判定问题的是希尔伯特以其“第十个问题”──决定戴氏方程的可解性。该问题已于1972年为一苏联青年人马吉亚色维奇解决,其方法十分初等,令同行长辈们惊讶不矣。判定问题又叫计算复杂性问题,这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理论分支。对“计算复杂性”之复杂性,曾有

4、人戏称,若谁解决了它,当授予两吨重金质勋章,并全世界数学家放假四日,以示庆贺。3)模型论模型论产生于1950年左右,“模型”是一种数学结构,它常常是人为构造的,其目的是为了解释数理论逻辑上某种或某组语句(一组语言的闭公式)。对于一个语句,若能构造出一个模型使得语句在该模型中成为“可满足的”,则该语句为真。有人把语句比作语法,模型比作语义。亦即这时的模型相当于在语句所给语法范围内,构造出一个例句来,若构造成功,则该语句是“合理”的。显然,模型论的关键在于构造模型,这是很难的具有高度技巧性的内容,是需要专门研究的课题,目前已创造出若干建模的

5、方法,诸如初等链法、图式法、力迫法、超积法、齐性集合法、紧性定理法等等。4)公理集合论在本章第二节已简单介绍,公理集合论是继哥德尔不完全定理之后,为了谨慎探索集合论的性质,分别提出来的若干公理系统,从而也是一定的限制范围内研究集合的理论。这的确是很凑效的,每个公理系统都为数理逻辑或纯数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早完成也是最有名、贡献最大的公理系是策梅罗的选择公理系,好多有名定理的证明都不少不了选择公理系。4.数学哲学哲学是一个认识科学,它把经验和现象上升成理念,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任何一门科学,包括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只要触及到本质,可

6、以说就进入了哲学。在这方面数学更为典型。历史一开始,数学与哲学就是孪生兄弟,数学方法为哲学的方法论所倾慕,而数学方法探源则成了哲学的认识论。这就不难理解数学史上任何时期都不乏身兼数、哲两职的数学家了,原来这正是数学自身的需要。即然是哲学,就少不了争论,在这场数学哲学的争论中主要希望解决逻辑与数学的关系、什么是数学等问题,在争论中形成了三大学派,他们共同的目标是,试图用自己的一套理论去统览数学。1)直觉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L.布劳威尔(1881—1966)。知道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的读者不少,但知道他对数学的哲学观点者,就不一定多了。直觉主义

7、的特点是“植根于数学的构造性”。这是算术计算形式的深化与扩充,属枚举数学、穷竭法等思想体系,也可以叫它做“硬数学”。它既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感觉(经验主义),也不同于逻辑主义中的“演算,”它认为逻辑规律并不对数学有任何约束作用,数学是自由的,他们不承认无理数、不承认无穷性的阶和超势等抽象的概念;他们坚持康德的观点,认为算术是在时间基础上的直觉,而数学是建立在算术基础上的,所以数学应该是“直觉”的;他们试图构造一个不依靠排中律的集合论,为此还于1909年直接与希尔伯特通信辩论过。2)形式主义学派尽管希尔伯特自己并不承认其形式主义,但举世公认

8、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希尔伯特,他的信条是“数学与形式符号有关”。他是在完成《几何学原理》(1899)的基础上“建立起”这一学派的,他提出了一套“宏伟”计划,试图把整个数学无矛盾地纳入一套完备的形式符号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