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水文测验课程设计

级水文测验课程设计

ID:38430353

大小:641.55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6-12

级水文测验课程设计_第1页
级水文测验课程设计_第2页
级水文测验课程设计_第3页
级水文测验课程设计_第4页
级水文测验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级水文测验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6.20水文测验学课程设计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目录第二节课程设计数据第三节课程设计内容第四节课程设计报告第五节课程设计时间安排第六节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对水文数据处理内容的全面复习过程;通过设计,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水文数据处理的方法,理解所用处理方法的依据,掌握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提升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我们的基本技能。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具体是:(1)掌握受综合因素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的处理方法;(2)掌握悬移质泥沙数据处理方法;(3)对某站进行上机操作(落差法中),理解计算机处理的思路及方法。第一

2、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二、课程设计任务对指定的某站某年实测水位、流量和悬移质泥沙数据的分析处理,定线推流,得到该年的逐日平均流量表、逐日平均含沙量表、逐日平均输沙率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和径流年、月统计值。第二节课程设计数据分配共有6组数据,在课程指导书附表中(P120—221)已给出。课程设计时每班分成2个小组,三个班共6个小组,每组用一组数据。第二节课程设计数据分配(1)长江奉节水文站1975年实测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和巫山站的洪水水位摘录表。一班第1组(2)江西赣江外洲水文站1974年实测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

3、文要素摘录表、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和市汊站、南昌站1974年洪水水位摘录表。一班第2组(3)江西信江梅港水文站1973年实测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和大溪渡站1973年洪水水位摘录表。二班第1组第二节课程设计数据分配(4)江西赣江外洲水文站1980年实测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和南昌站1980年洪水水位摘录表。二班第2组(5)湖南草尾河草尾水文站1978年实测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和黄茅洲水文站水文要素摘录表。三班第1组(6)湖南湘江衡山

4、水文站1984年实测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和祁阳站、长沙(二)站1984年洪水水位摘录表。三班第2组第三节课程设计内容流量数据处理方法归纳:基本方法是关系曲线法。不稳定水力因素型方法,要求的数据较少,时序型方法,以水流的连续性为基础,要求测点多且准确,第三节课程设计内容一、连时序法以“1975年长江奉节站为例”进行说明,步骤如下:(1)收集和了解测站特性及历年处理情况的有关数据,有关数据在附表中已给出。(2)根据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点绘逐时水位过程线,用光滑的曲线连接。(3)根据实测流量成果表点绘水位—流量关系图、水位—面积关系图、水位—流速关系图。绘图时

5、要圈点,注意坐标比例以及关系线同横坐标的夹角要求(45°、60°、60°),绘图可仿照习题五。由于点数非常多,图形为复杂的复式绳套,画图时要耐心,细致。第三节课程设计内容(4)定线。顺序依次为:水位面积关系曲线、水位流速关系曲线,同时连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定线时满足,必须参考水位过程线,分析各时段所受的影响因素,判断绳套曲线的走向,并与水位过程线峰谷相切。定线时不需要检验,曲线是复式绳套,无法检验。(5)根据实测的逐时水位,在连时序法定出的绳套曲线上推求流量,并计算逐日平均流量,将其与1975年长江奉节站的刊印值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第三节课程设计内容连时序法上交的成果:(1

6、)全年逐日流量表。(2)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3)径流年、月统计,与刊印成果比较。(4)逐日平均流量计算表。(5)所用的各种分析论证图表。第三节课程设计内容二、其他处理方法(水力因素型)校正因数法本站水位后移法落差法落差指数法四种方法选择三种第三节课程设计内容针对一年中不同时期影响因素的不同,分别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方法的选择参考书176页表9-2。处理时满足历时一个月的要求,步骤如下:(1)根据测站情况,选取适合的方法,对某场洪水的实测数据进行单值化处理,计算单值化后的水位流量关系线定线标准差,进行符号检验和适线检验。通过检验后,再进行推流(1个月),并计算日平均流量,与刊印

7、值比较,计算相对误差。(2)推求出逐日平均流量后,计算同时期的径流量,以刊印资料为准,计算相对误差。用连时序法、水力因素型处理方法与刊印值比较得到的相对误差做在一张表上。第三节课程设计内容校正因数法:仿照习题七第三节课程设计内容3.具体方法:本站水位后移法。用本站实测流量,与本站测流时间后移一个时段的水位建立关系,使绳套曲线转化为单一的Z—Q关系线,后移时间为洪水波在1/2特征河长的传播时间,1.基本原理:建立上断面水位与中断面流量之间的单值函数关系。本站水位后移法适用情况:受洪水涨落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