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

ID:38433177

大小:3.22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6-12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1页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2页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3页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4页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地球的运动(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昼夜长短的变化(看二分二至点情况)(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六、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的更替2、五带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比较图中昼夜弧的长短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夜长昼长(一)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平分昼短夜长昼长夜短探究一冬至12、22夏至6、22春分3、21秋分9、23全球昼夜平分全球昼夜平分昼最长夜最短昼最短夜最长直射点向南移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南移昼渐短夜渐长直射点向北移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北移昼渐长夜

2、渐短昼长夜短昼短夜长南半球正好相反,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北半球:夏半年冬半年纬度↑昼↑纬度↑昼↓极昼范围增大极昼范围减小极夜范围增大极夜范围减小2、昼夜长短的变化(看二分二至点情况)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探究二3、昼夜时间差的变化随纬度的变化:纬度越高昼夜时间差越大随时间的变化:冬至、夏至差最大春秋分差最小(除春秋分外)(除赤道外)1、下列四个日期中郫县昼夜时间差最小的是A9.10B10.1C6.1D1.12、夏至日,下列四地昼夜时间差最大的是A海口B温州C杭州D北京3、如图,已知北京时间为16时,求:①该图的节气

3、是;②C处的地理坐标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③D点时日出,B点时日落;④D的昼长是时,B的夜长是时。夏至23°26′S,60°W418161223°26′N,60°E昼半球夜半球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太阳高度角大于0太阳高度角小于0地平面太阳高度角等于0晨昏线(1)用太阳高度表示昼夜情况直射点上太阳高度=90°(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布规律)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晨昏线为0度中午12点达一日的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

4、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90°60°30°0°1.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①H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均匀递减,至晨昏线为0°;②H从直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③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心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布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北半球春秋分日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冬至日0°23°26´N23°26´S66°34´N66°34´S90°N90°S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B90°90°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随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同纬度地区:

5、探究三2、变化规律A、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B、季节变化(同一纬度)地点时间最大值最小值北回归线及以北南回归线及以南23°26′N—0°0°—23°26′S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6月22日前后被直射时被直射时12月22日前后6月22日前后探究三NS赤道BA太阳光线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NS赤道BψδHA太阳光线ψδH地平面正午太阳高度=90°-纬距(纬度差)探究四正午太阳高度=90°-│φ-δ│ABC3

6、0ºN若求30°N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H=90º-(A-B)=90º--(30º--23º26′)=83º26′冬至日:H=90º-(A+C)=90º--(30º+23º26′)=33º34′春秋分:H=90º-(A±0º)=90º--(30º±0º)=60º1.写出下列节日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和变化情况A、植树节:B、劳动节:C、教师节:D、国庆节:课堂练习:北半球昼短夜长但昼渐长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2、当太阳直射在21°N时,51°N和59°S的正午太阳高

7、度分别是多少?51°N正午太阳高度:60°;59°S的正午太阳高度:10°六、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自转赤道平面公转黄道平面黄赤交角23°2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纬度变化季节变化五带四季1.四季的更替(1)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2)气候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四季变化在中纬地区最明显春秋季:一年内冬季和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赤道0023°26′2

8、3°26′66°34′66°34′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900N900S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天文特征气候特征2、五带的划分2、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12月22日(冬至日)光照情况的是:()ACDNB0018001800BD例题:1:如果黄赤交角变小,那么()A北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