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违行为管理制度

三违行为管理制度

ID:38433845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2

三违行为管理制度_第1页
三违行为管理制度_第2页
三违行为管理制度_第3页
三违行为管理制度_第4页
三违行为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违行为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 1.范围本制度规定了“三违”行为的管理的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2.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 《安全生产考核办法》3.术语与定义 “三违”行为是指现场违章操作、作业行为、防护用品穿戴的违章行为、指挥性违章行为等。4.机构与职责4.1安委会和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查处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能引起事故的行为或现象。4.2宣传部门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和违章违纪的危害性,曝光“三违”行为,形成“三违”行为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促使员工养成

2、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规范操作、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4.3各级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在开展的“党员身边无事故”、“安康杯”、青安岗等活动中,把反“三违”作为主题和主要内容,组织开展活动。5.管理内容与要求5.1安委会的安全检查,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查处“三违”行为:(一)各级干部、管理人员是否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二)各级生产组织、指挥和协调人员是否按照安全生产“五同时”规定组织生产;(三)关键生产环节和重要生产工序是否执行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四)生产岗位、施工作业现场操作人员是否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5.

3、2车间安全领导小组的安全检查,主要内容是厂级安全管理制度在班组和生产作业现场的贯彻执行情况和现场是否存在“三违”行为种类的现象。5.3各级管理人员查处“三违”后都要和“三违”人员进行谈话、教育帮助,“违”人员真正认识到违章的危害性,“三违”人员要在班前会上做出检查,剖析自己的错误,现身说教。经过处理的“三违”人员要达到“处理一人、教育一片”的目的,通过教育帮助,使其由一个违章者变成一个反“三违”者。5.4各级管理人员查处的“三违”都必须报生产安全科统一登记、存档,对严重三违人员,安全科提出处理意见报安办会研究决定,下发处理通报,组织职工学习、讨论,从中吸取

4、教训,引以为戒。5.5当天发生的“三违”,必须当天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原因、找出安全管理和日常工作中的不足,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强化教育。5.6鼓励员工拒绝违章指挥,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设施、设备和施工作业场所有权拒绝工作或操作。5.7鼓励员工对“三违”现象进行举报,要保护举报“三违”行为的员工并进行奖励。6.检查与考核6.1安委会每月度要组织不少于两次对“三违”行为进行安全检查,车间安全领导小组每周至少组织不少于两次对“三违”行为进行安全检查。6.2相关车间、科室按本厂违章处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日常工作中查出的“三违”行为除批评教育外,按规定下发《“

5、三违”行为处罚单》对“三违”人员处以50元罚款。6.3一月内个人累计出现3次以上“三违”行为,由车间或科室安排学习一周并进行考试;因严重违章和屡查屡犯的待岗一月,由综合管理科组织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重新上岗;离岗期间的薪酬考核按综合管理科的有关规定执行。6.4一月内同一车间累计5人次以上“三违”行为,按照《安全生产考核办法》连挂车间领导。6.5鼓励员工对“三违”现象进行举报,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举报人保密,举报“三违”行为的员工按被举报人罚款同等金额进行奖励。附件一《“三违”行为种类》(一)违章操作(作业)行为:(1)未经安全教育上岗作业;(2)特种设备

6、未经法定单位定期检验;(3)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4)新安装设备(施),未经安全验收就进行生产作业;(5)未按规定放置、堆垛材料、制品及工具;(6)工作前未检查设备(施)或设备(施)带故障,安全装置不齐全便进行操作;(7)在消防器材,动力配电箱、板、柜周围堆放物品且违反堆放间距规定;(8)危险作业未经审批或虽经审批,但安全措施未落实;(9)在禁火区域内吸烟或违章明火作业;(10)在有毒、粉尘等作业场所进餐、饮水;未按规定使用通风除尘设备;(11)危险作业时,监护措施未落实及未设置警戒区域或未挂警示牌;(12)职业禁忌症者为及时调换工种;(13)发现

7、隐患,未排除、报告、冒险作业。(14)不按操作规定进行操作。(15)攀、坐、站、倚、行位置姿态,不符合安全规定。(16)随意挪用现场安全设施或损坏现场安全标志。(17)吊物、传运物件操作方法违反规程规定。(18)起重作业操作方法、指挥信号违反规程或现场施工安全操作措施规定。(19)使用的安全工具、安全用具不合格。(20)任意拆除设备(施)的安全装置、仪器、仪表、警示装置的;(21)设备(施)超速、超温、超载荷运行;(22)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23)设备运转时,跨越、触摸或擦拭运动部位;(24)调整、检修、清扫设备时未切断电源,测量工作时未停车;(25)用

8、手替代工具操作(手拉、吹排铁屑);(26)随意倾倒炽热金属物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