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2018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实施计划方案

莆田2018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实施计划方案

ID:38437267

大小:23.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2

莆田2018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实施计划方案_第1页
莆田2018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实施计划方案_第2页
莆田2018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实施计划方案_第3页
莆田2018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实施计划方案_第4页
莆田2018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实施计划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莆田2018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实施计划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莆田市2018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局组织制定了《莆田市2018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以服务农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集成推广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全

2、面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提升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主要任务(一)继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6-开展取土化验、田间试验、发放施肥建议手册(卡)、技术指导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制定发布主要农作物施肥配方,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选择基础条件好、集中连片的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作为示范点,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建立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通过项目实施,改进因土、因作物施肥技术,不断优化施肥结构提高

3、肥料的有效利用,减少化肥使用量。2018年在全市各县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29万亩(次),其中计划安排仙游县57万亩(次)、荔城区18万亩(次)、涵江区13.5万亩(次)、秀屿区28万亩(次)、城厢区8.3万亩(次)、北岸4.2万亩(次)。(二)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为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耕地及园地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8年继续在仙游县示范推广商品有机肥0.4万亩,辐射带动1.8万亩,建立1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示范片3片,宣传报道3次以上,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土壤

4、肥力提升、有机肥资源利用提高、减少化肥施用量5%以上。商品有机肥补贴对象为示范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商品有机肥要优先扶持适度规模经营、连片种植的经营主体。补贴标准为购买商品有机肥每亩施用量达到250公斤的,每亩给予补贴100元(即每吨补贴400元)。补贴对象可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有机肥。购买的商品有机肥必须符合《有机肥料》NY525-2012农业行业标准,并取得福建省肥料登记证。仙游县农业局要制定商品有机肥补贴推广实施方案,核拨补贴资金前要将补贴对象、

5、补贴资金等相关内容在县农业信息网上公示,经县农业局审核无异议后,将补贴资金拨付到补贴对象账户。(三)加快实施稻田秸秆还田。-6-2018年在仙游县实施稻田秸秆还田2万亩,结合水稻机械收割,将稻草粉碎就地翻压回田。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及时灌水、适量施用氮肥与秸秆腐熟剂等方法,加快稻草腐熟。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化肥使用量。(四)积极发展豆科绿肥。2018年全市发展豆科绿肥1万亩,其中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各推广种植蚕(豌)豆、毛豆等豆科绿肥0.2万亩。通过

6、实施豆科绿肥还田,改良土壤、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五)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2018年我市继续在原有的9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基础上,新增建设省级监测点1个、市级监测点1个。9个原有监测点为:莆田市仙游县赖店镇溪埔村灰黄泥田D94(国家级350720甘薯)、仙游县大济镇文殊村灰泥田D95(水稻)、荔城区新度镇阳城村灰埭田D143(水稻)、城厢区常太镇照车村黄泥砂田D146(水稻),涵江区新县镇新县村黄泥田D142(水稻)、秀屿区月塘乡西园村赤砂土D38(甘薯-花生)、秀屿区埭头镇湖东村黄泥砂田D82(

7、甘薯-花生)、秀屿区平海镇赤坡村赤砂土PT01(市级甘薯-花生)、北岸管委会东埔镇东埔村赤砂土P001(市级甘薯-花生)。新增省级监测点位于仙游县D197(果园),新增市级监测点位于秀屿区P002。2018年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也都要新增县区级监测点,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发布相关报告。(六)统筹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按照《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2016〕2-6-号)和《耕地质量等级》的要求,以县区为单位组织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加快汇总整理各类耕地质量数据资料,

8、完善县区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全省耕地质量数据平台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三、技术路径1.推进精准施肥。根据不同区域土壤肥力条件、作物产量潜力和养分综合管理要求,合理确定各区域、作物单位面积施肥标准,减少盲目施肥行为。2.优化施肥结构。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促进肥料产品优化升级,大力推广微生物肥、水溶肥、土壤调理剂、缓控释肥等新型高效肥料。3.改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