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仪器仪表检查维修使用及计量校验管理制度

安全仪器仪表检查维修使用及计量校验管理制度

ID:38442502

大小: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2

安全仪器仪表检查维修使用及计量校验管理制度_第1页
安全仪器仪表检查维修使用及计量校验管理制度_第2页
安全仪器仪表检查维修使用及计量校验管理制度_第3页
安全仪器仪表检查维修使用及计量校验管理制度_第4页
安全仪器仪表检查维修使用及计量校验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仪器仪表检查维修使用及计量校验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安全仪器仪表检查维修使用及计量校验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矿井安全仪器、仪表、器材管理,更好地为全矿安全检测、测量工作服务,确保仪器、仪表、器材安全稳定可靠,正常运行,为全矿井安全提供原始数据资料,做好系统的监测监控,特制定此管理制度:一、仪器、仪表、器材管理制度1、对所有安全仪器、仪表、器材按其型号,出厂日期进行系统普查,登记入账,做到帐、卡、物一致。2、对所有仪器、仪表、器材分类存放,固定位置,专人负责管理,保持环境卫生,符合存放规定。3、对所有仪器、仪表、器材准确使用,用前检查鉴定,若精度、性能、参数与原

2、规定不符合,不能发放使用。4、仪器、仪表、器材必须按周期进行送检调校,未经调校过期的仪器、仪表、器材,不得使用。5、对各种仪器、仪表、器材必须建立检查维修管理制度,记录在册。、二、自救器检查、维修管理制度1、自救器应集中存放在发放室内,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温度在5—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应远离热源,避免日光直射;存放自救器的室内,不得同时存放易燃和腐蚀物品。2、每班发放人员,在交班前要检查自救器有无损伤;(如封条是否损坏,外壳有无严重的磕坈、裂纹、穿孔等),对有问题的,应停止使用,立即检查修理或

3、报废。3、每月用自救器气密检查仪检查自救器外壳气密一次,若受剧烈撞击,怀疑漏气时,应随时进行气密检查。4、用过的或报废的自救器应妥善处理,严防自救器中的生氧剂流出烧坏皮肤或衣服,不要用锤子砸或放在火中烧,防止烧人。5、故意损坏或丢失自救器,要照价赔偿。6、自救器的管理,维修检查由发放组组长具体负责,日常检查由每班负责。三、光学瓦斯鉴定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查、维修管理制度1、仪器在使用中要建立必要的登记和记录制度,对每台仪器的正常使用、调校、送检、故障、处理等情况逐一记录备案。2、仪器应固定专人管理、维

4、护,具体由维修发放组组长负责,要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和调校,严禁随便拆开仪器。3、对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要合理的进行充、放电,对零点,测试精度和报警点要一周调校一次,若未超差可继续使用。4、对光学瓦斯鉴定器要及时更换电池,定期检查:(1)螺针是否拧紧;(2)照明电路是否良好;(3)检查测微刻度盘转一周是否相当于条纹移动1%;(4)检查条纹清晰程度;(5)检查通气是否良好和漏气,一般检查周期为一周。5、应及时清洗粉末、保持内外部清洁干净。6、损坏与丢失要照价赔偿。四、瓦斯探头检查、维修、管理制度1、仪器要

5、有固定专业人员维修、管理,维修室要保持清洁干燥。完好仪器、待修仪器、报废仪器要分开摆放。2、仪器在使用、维修、故障等情况逐一记录备案。3、对仪器的零点,测试精度和报警点,要定期使用空气和校准气样调校,一般调校周期为一周。4、应按标准吊挂仪器,及时擦拭,清扫气室部及仪器外部的煤尘,保持清洁、美观。5、对故意损坏,不按标准调校仪器的按有关规定作相应处罚。6、地面的检查、维修、管理,由充气维修室负责,井下仪器的检查、维修、管理由维修人员负责。五、凡使用的仪器仪表,必须按照规定期限进行定期校验、修理人员要填写校

6、验图表。六、各种仪器、仪表的校验时间为:1、光学瓦斯鉴定器1个月2、便携式瓦斯报警仪7天3、甲烷传感器7天4、甲烷断电仪10天5、风表6个月6、气压计1年7、呼吸性粉测定仪1个月8、光电煤尘测定仪1个月七、对经常监测使用的光学瓦斯鉴定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甲烷传感器每天都要进行对照,出现误差超过允许值时,并以显示值最大为准,及时采取措施,必须在8小时内对其调校完毕。八、除特殊情况外,校验仪器由使用者亲自送取,否则不予校验。九、送验时,必须说明仪器的说明使用情况及故障,以便校验,如有零件丢失或损坏者,必须

7、说明原因并经领导批示方可校验。十、领取仪器仪表时,认真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并在校验台帐上签名盖章,否则取出后出现问题,后果由领仪器者负责。十一、经送检人员和修理人员共同鉴定,确认仪器故障太多,影响使用,必须向有关领导提出并及时更换。十二、修理室内严禁从事与校验仪器、仪表无关的工作,保证整洁卫生,仪器仪表的校验按有关规定进行。十三、校验合格后的仪器仪表,必须填写好原始记录,并妥善保管,以备待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