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气虚与全身性疾病

膀胱气虚与全身性疾病

ID:38447462

大小:1.16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6-12

膀胱气虚与全身性疾病_第1页
膀胱气虚与全身性疾病_第2页
膀胱气虚与全身性疾病_第3页
膀胱气虚与全身性疾病_第4页
膀胱气虚与全身性疾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膀胱气虚与全身性疾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膀胱者洲都之官,头颈肩腰背膀胱经膀胱经循环从头到脚的经络。牵涉134个腧穴。个人认为此经别与组蛋白、核小体合成蛋白质有关,下述案例可以部分说明。膀胱气虚证。关于膀胱经络作用文章后面做细致分析。这是药物控制下面的结果。本质上本案例应该有更多表现。系统建议检查心血管、ENA系统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希望读者使用金络康宝系统时,千万小心判断。或许已经存在这样状况。面上的红点以为自己晚上抓的结果。或许与红斑狼疮有关。影响组蛋白合成的是可以形成核内包涵体的病毒形成核内包涵体的元凶是巨细胞及风疹病毒。ANA、ds—DNA阳性说明自身免疫

2、性疾病发生。组蛋白、核小体阳性说明细胞合成蛋白质过程出现很大障碍。病毒感染以后影响到组蛋白正常工作,故表达出异构(不正常)蛋白,这就是疾病。本指标阳性与系统红斑狼疮有关。阳性值不高故不是相当明显。第一怀疑:生物危害因素。其次是心血管状态不佳。结果见下一页。心脏轻度受到损害。下面是中医关于膀胱经络说明功能:病候:头颈部:背部:腹部:四肢:体侧:作用原理:优势:膀胱经的作用膀胱经作用:足太阳膀胱经有藏津液,司气化,主汗,排尿的作用,在肺气的配合下敷布于体表,称为太阳之气,所以膀胱经太阳经气有保卫体表,抗御外邪侵入的功能。津液主汗膀胱气化

3、肾排尿气化:太阳之气----阳气---有抗御外邪,滋养肌肤的作用.所谓膀胱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病侯经络症:经脉所过的目疾,后头疼,颈椎病,腰、背、小腿疼痛及运动障碍。脏腑病:小便不利,遗尿,尿浊,尿亢进热症时症状:尿频,泌尿生殖等疾病,后背肌肉强直酸痛,脊椎部酸痛,下肢痉挛痛,前头与后头痛衰弱寒症时症状:尿液少,生殖器官肿胀,后头与背肌肉胀痛,四肢倦重无力,眩晕,腰背无力。主治:呼吸道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沿经脉所过疾病膀胱经循行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的睛明穴,行于头颈后项背部,至下肢,行下肢后侧正

4、中线,经外踝后至足外侧,止于足小趾外侧里角旁的至阴穴。足太阳膀胱经太阳膀胱经是抗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风寒感冒,根据寒伤阳经,热伤阴经,凡感冒发热有畏寒怕热,多是着凉。风热感冒,如果感冒发热不怕寒只怕热,则多是风热伤了肺经。肺怕热侵袭,如咽喉炎—咳嗽—发烧—肺炎中暑:不怕冷脱衣服没事—不能用姜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后背膀胱经是主要循行部位,分布着五脏六腑的背俞穴,可以说身体内任何疾病都与膀胱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什么是背俞穴?所有的背俞穴都是十二脏腑的精气在背部输注之处,也都是脏腑疾病在背部的敏感反应点。背部综合疗法集聚于刮痧,走罐

5、,油压,指压,温灸。配合远红外线灯,精油效果显著。还可以对感冒,失眠有明显效果。腿部静脉回流因为膀胱经循行深层解剖有坐骨。经常按摩可缓解坐骨神经痛和腰椎间盘突出压迫所致的腿部疼痛,静脉曲张,下肢麻木等症状。什么时间刺激膀胱经好呢?膀胱气血申时最旺,此时做最好,把气血疏通,对人体是很有保健作用的。此时多喝水对人体有祛湿排毒的作用。晴明睛明:视力模糊找睛明作用:按本穴能使眼睛明亮,是治疗一切眼疾的主要穴位。部位:歌诀:目内眦角是睛明,主治:一切眼部疾病治眼六穴:睛明(膀胱经)攒竹(膀胱经),鱼腰(胃经)丝竹空(三焦)童子髎(胆经)承泣(

6、胃经),肝肾两个穴位在眼球下疗法:持续点压或一松一压此穴1-2分钟,眼睛会很快舒服,对缓解眼部疲劳很有效。肺俞:肺病哮喘找肺俞作用:有调补肺气之功效部位: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双侧旁开1.5寸主治:肺经寒热诸症的伤风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肺痨、盗汗,咳血等,肺主毛皮,故治皮肤疾病如牛皮癣,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方法:点,按,刮,拔,贴药等均有一定疗效肺俞心俞心俞:心悸胸翳心俞知作用:行气活血,镇静安神部位: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穴旁开1.5寸治疗: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疾病如心惊,气促,心动过速,心绞痛衰弱,失眠多梦等膈俞膈俞:会穴

7、,是血之会穴—血会作用:用于治疗有关膈肌及与血的病症。部位: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阳穴旁开1.5寸主治:胸胁胀痛,胃痛,吐血,痰血,便血,贫血,肩臂酸痛,呕吐肝俞肝俞:清肝明目泄肝俞作用:本穴可治肝的病症,有调节血量的作用,可治、近视,及各种慢性眼疾患。部位: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穴旁开1.5寸主治:黄疸,胁痛,眼痛,目赤,夜盲,视网膜出血,眩晕,肝胆炎。脾俞脾俞:不思饮食找脾俞作用:有健脾利湿,益气统血之功效,能促进消化吸收,治疗不思饮食,水肿,腹胀等脾胃虚弱等症。部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穴旁开1.5寸主治:腹胀,呕吐,泄泻,贫血,

8、皮下出血,水肿,肌内萎缩,脾胃虚弱,不统血,血不归经引起皮下出血崩漏等。胃俞胃俞:胃痛胃胀用胃俞作用:本穴与脾俞协同有和胃降道,健脾助运功效部位: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脾胃虚弱,胃脘痛,胃下垂,虚烦干呕,营养不良,腰背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