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1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

岳麓版必修1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

ID:38447639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2

岳麓版必修1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_第1页
岳麓版必修1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_第2页
岳麓版必修1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_第3页
岳麓版必修1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_第4页
岳麓版必修1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1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县第一中学集体备课教案高级学科历史必修1第1单元  主备人:课题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皇帝制、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等重要概念;了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和影响;正确认识中央集权制是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产物。(2)搜集历史上有关秦朝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3)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4)通过比较郡县制与分封

2、制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5)通过对秦始皇的功过评价,学会客观地、全面地评价、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历史插图学习法:利用人物画像,文物图片,历史专题片,感知历史表象,再造历史形象,对历史人物加深记忆和理解。(2)阅读法、讨论法。对一些问题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体验知识的获取和思维的扩大。(3)评价人物和事件的方法: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还原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抓住有关的内在联系;注意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

3、证唯物主义方法解决问题,联系史实,客观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作用,逐步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3)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教材分析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难度: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

4、用和影响教学分析教法:61.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围绕主题补充或重新整合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比如用《西周分封示意图》与《秦朝疆域及主要建设示意图》帮助掌握秦朝实行郡县制的背景。期望学生在研习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论从史出”的意识。2.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景,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详见[教学构思])3.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锤炼历史思维。学法:上课前布置学生分组完成作业:(1)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怎么样?(2)商鞅变法对秦国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分析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

5、权制度产生的背景。作业可以通过展览、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分享和交流。教学手段常规教学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及要点: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诸侯争霸:(1)原因:①诸侯不满足自己的封号,纷纷称“王”;(诸侯得势)②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周王权旁落;(王室衰微)③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根基动摇)2、秦的统一:(1)统一条件:①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②人民渴望统一;③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④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影响(参见必修Ⅲ)⑤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扩大,促进了最终的全国统一;⑥各民族的初步融合。(2)统一过程:时间:公元前230~前22

6、1年战争: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定都咸阳。【备课资料】秦灭六国的统一战争秦王政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36—前221年),秦军攻灭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地)、韩国(今河南中部)、燕国(今河北中部北部、辽宁大部等地)、楚国(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大部等地)、魏国(今河南中部偏东)、齐国(今山东境)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 (3)统一意义: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6过渡: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

7、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名称的由来:(参见教材P9“历史纵横”)“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合作探究】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皇帝制的来历?皇帝制有什么影响?皇帝有哪些权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1)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8、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这是皇帝制度的核心。(3)皇位世袭。(4)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