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6 最后一课 第一课时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6 最后一课 第一课时

ID:38466852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6 最后一课  第一课时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6 最后一课  第一课时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6 最后一课  第一课时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6 最后一课 第一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 最后一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说的常识及背景。2.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过程与方法1.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2.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体会语言的深刻内涵。课前准备收集作者信息、普法战争的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祖国,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每一个有民族尊严的人,每个热爱着祖国的人

2、,尽管爱国的方式可以不同,但其深情却全然相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看看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人们又是如何表达他们的爱国深情的。二、作者简介都德(1840~1897年),法国作家。毕生从事创作,写过100多篇小说。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三、破题及时代背景“最后一课”这个标题点明了小说记叙的主要内容。课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最后

3、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借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1870年7月19日爆发的普法战争,是他为了阻止南北德意志的统一,巩固、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和摆脱政治危机而发动的。结果法军惨败,路易·波拿巴被俘,法军投降。此后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战争的性质由此发生了变化,普鲁士由被侵略者变成了侵略者。但是法国新的资产阶级政府奉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和约,赔款五十亿法郎,还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割让给普鲁士,这两个地区的法国人民从此沦为亡国奴。这篇课文就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

4、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为题材写的。四、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感知情节。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的。2.朗读课文,体会情感。指导朗读:应用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的祖国语言的难舍。“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

5、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和对民族、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3.这篇小说是以谁的口吻来叙述这个悲壮感人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篇小说是以小弗郎士的口吻来写的,这叫做第一人称的写法。这种写法便于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写出他的变化。例如:文中对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的心理描写和背书时的心理描写,都真切感人,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顽皮少年的变化、成长。五、合作探究1.“我”为什么想“别上学了”,有几个原因?共有两个原因。一是迟到会受到韩麦尔先生的批评。二是怕老师检查功课,自己完成得很不好。这两个原因,促使小弗郎士想逃学。2.小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呢?看到的是:天气温暖而晴朗,画

6、眉鸟在婉转地歌唱,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在操练,还有镇公所边的布告牌前围满了人。这里揭示的是小弗郎士目睹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自然景象是那么的优美恬静,对一个顽皮的孩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对社会现象,小弗郎士有的感到有趣但是不理解(普鲁士士兵的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有的理解但又令人沮丧(布告牌——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这就含蓄地点出了《最后一课》的社会背景,也是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变化的社会环境。3.文中多次提到普鲁士士兵的操练、镇公所的布告牌、普鲁士士兵的号声,这些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环境描写,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普法战争。4.为什么不直接从上课写起

7、?直接描写小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表现了先生的严厉,为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做了一个铺垫,有烘托的作用。同时,看布告牌的细节,也巧妙地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不直接从上课写起,而是着意渲染一种和平、明朗、轻快的景色,跟下文的悲剧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人们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凄凉之感。5.小弗郎士多么想在晴朗的蓝天下、婉转的画眉鸟的叫声中,开心地玩,可是他说,“我还能管住自己”。课文中哪些地方表明了他能管住自己?首先,急忙向学校跑去,不再看普鲁士士兵的操练;还有,看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