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及桥涵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及桥涵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ID:38468197

大小:4.24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6-13

路基及桥涵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1页
路基及桥涵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2页
路基及桥涵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3页
路基及桥涵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4页
路基及桥涵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路基及桥涵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路基及桥涵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中铁二局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引言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面广量大,因此对工程质量危害较大,由于普遍存在所以不容易引起广泛重视。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不讲“认真”二字。其实,消除质量通病,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要求,办不到的事。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二”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

2、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消除质量通病,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对质量通病的防治,同样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方能达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目的。以下就几种常见质量通病,举例阐明其原因及防治措施。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1.1、路基填筑后边坡鼓肚塌腰,外观感不好,坡面不平,有凹凸处,路肩不顺直。雨后施工层面有积水,填方边坡塌方或被雨水冲洗。原因分析:1)路基填筑未进行每层放线;2)填筑过程中未分阶段进行边坡整理,或在修整边坡时挂线不准;3)放线误差较大。防治措施:1)选择合格填料,严格按“三阶段、四

3、区段、八流程”工法组织施工;2)每层路基填筑时均进行施线控制,并换手复核;3)填方路段分阶段进行边坡修整;4)制作标准坡度尺,专人检查挂线质量;5)路基填筑宽度在设计宽度的基础上增加20-30cm,等路面做好后种植草坡前进行刷坡处理。1.2、桥头、涵背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1)场地狭窄,大型压路机械操作不方便,造成碾压死角;2)人工辅助夯实操作不认真;3)填料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防治措施:1)划分压路机械与人工夯实的搭接区域,明确搭接区段内责任;2)涵背填筑选用级配碎石填筑、分层压实;3)桥头过渡段填筑时选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靠近桥台附近采用混凝

4、土浇注;4)人工夯实时,采用先进的小型手扶式压路机。1.3、路基填筑不易压实,出现膨胀、弹簧土现象。原因分析:1)用含水量较大的土料填筑路基;2)填筑路堤施工方法不当。防治措施:1)利用取土场、路基上拉土后晾晒,降低含水量;2)雨季时取土场周围做好排水设施,防止积水;3)加强含水量检测。1.5、路基填料粒径超标原因分析:1)料源质量不稳定;2)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填料质量控制不力。防治措施:1)确定采购料源前,应多选择几家石料场,选择合适的料源供应场所是控制超大粒径的垫层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最有效方法;2)对于已进入施工场地的超大粒径的垫层料,采用人工分选,逐个进行敲碎

5、,直至符合设计要求。1.4、勾缝砂浆存在空鼓、脱落现象。原因分析:1)勾缝砂浆质量不符合要求,水泥用量过多或过少;2)砌体灰缝过宽,造成勾缝面积大,收缩严重。3)勾缝时间落后于砌体完成时间过多,缝内污染未消除;4)勾缝后未及时养护。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勾缝砂浆质量;2)砌体灰缝宽控制在规范容许范围内,灰缝预留深度20-30mm;3)砌筑完后应马上进行勾缝,停留时间过久时在勾缝前要进行表面清理或凿缝处理;4)勾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1.6、粗细料相对集中原因分析:1)摊铺后粗料、细料分离相对集中,造成梅花斑现象;2)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填料质量控制不力。防治措施:1)

6、垫层摊铺时注意粗细料的掺合,在粗料中用细料进行灌缝密实处理或在粗料集中处用人工进行破碎细化;2)在基层混合料摊铺时,如果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应在摊铺前进行重新搅拌,使粗细料混合均匀后摊铺;如果在碾压过程中看出有粗细料集中现象,应将其挖出分别掺入粗、细料搅拌均匀,再摊铺碾压。3)严格按设计的配合比配料,搅拌时应控制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1.7、级配碎石基床表层密实性差原因分析:1)采用压实功能小的碾压密实机具,压实度不够。防治措施:1)摊铺时应控制厚度,最大20cm,最小10cm,级配碎石混合料摊铺好后,不能用平板振动机和1t电动振动机,一定要用10t以

7、上压路机碾压,使颗粒间挤压密实。1.8、基床施工缝留置不符合要求,发生横向断层裂缝原因分析:1)施工缝一刀切,二次摊铺时没有交错留置施工缝,而在同一施工缝处。防治措施:1)施工缝留置应呈台阶状,留置长度不得少于0.5米,后续施工前应对接茬处进行湿润处置,保证接茬严密,防止裂缝发生;2)二次摊铺时应错开下层施工缝,防止施工缝上下重叠。1.9、基床碾压成型后有高低不平现象,平整度较差原因分析:1)填料摊铺后未进行刮平。防治措施:1)基层合料摊铺前应在路基两边打下控制虚铺厚度样桩,摊铺后平地机进行细平,高铲低填,碾压过程人工配合,低处用料填平,初压后立即进行检验,高的

8、部位立即进行铲平刮除,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