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导学案

ID:38474174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导学案_第1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导学案_第2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学生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2.学习本文叙述中融入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的方法。3.能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感悟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教学重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2、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知识介绍: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

2、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我们学过了他的诗作《有的人》。臧克家和闻一多:臧

3、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发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

4、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3/3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臧克家——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朱自清: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茅盾: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及内容:一、音乐导入二、读文知事1.了解作者臧克家和闻一多2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自读课文,勾画精美句子和词语。我们来检测一下字词预习成果。①写对字词读准字音地壳()校()补赫()然函()寄漂()白衰()微卓()越深宵

5、()钻()探锲()而不舍 兀兀() 穷年 警报迭()起潜心贯()注 ()乎不同jiǒng()()目光jiǒng 慷()淋漓kǎi气冲斗()牛无暇()顾及目不()园kuī  仰之弥()高沥尽心血()②理解意思•诗兴不作•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潜心贯注•气冲斗牛•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三、初读课文,体悟情感3/3•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以及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2、小组朗读竞赛: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演朗读,其余同学评议。四、整体感知

6、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他的“说”和“做”各有什么特点?那他做了什么?目的又是什么?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4、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目的?5、从文中找出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的话。五、合作探究1.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些事?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那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六、作者在记叙和描写中带上了自己对闻一多怎样的情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七、总结全文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