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练习卷答案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练习卷答案

ID:38478280

大小:17.25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练习卷答案_第1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练习卷答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练习卷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中石兽》练习答案一、填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并抄写词语。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湮(yān)没啮(niè)齿溯(sù)流欤(yù)曳(yè)铁钯(pá)臆(yì)断二、词语解释曳铁钯(“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二石兽并沉焉(并:一起)阅十余岁(阅:经历)盖石性坚重(盖:句首发语词)但知其一(但:只)是非木杮(是:代词,这)求之下流,固傎(固:副词,本来)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介词,被)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为:动词,成为)众服为确论(为:动词,

2、是)一老河兵闻之(之: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其反激之力(之:结构助词,的)不亦颠乎(“颠”同“癫”,疯狂)棹数小舟(名词用为动词,划船)三、译句(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终于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2)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四、合作探究1、质疑: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不同,不同的人有哪些不同的判

3、断和根据?请完成下面作业:人物寻找的方法理由结果 寺僧 原地水中 以为顺流下矣 不可得无迹 下流求之 讲学家原地沙下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众服为确论(实则找不到,失败)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果得于数里外 2、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讨论并归纳: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第三

4、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明确: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3、质疑:文中两次写到了笑:“讲学家闻之笑之”、“老河兵闻之又笑之”,这两次“笑”各有什么含义? 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有什么性格特点?讲学家的“笑”                                ;性格特点                           。 老河兵的“笑”                      

5、          性格特点                           。 讨论后明确:讲学家的“笑”:教书先生对寺中僧人做法的嘲笑,刻画出教书先生自恃博学的心态。 性格:自以为是,自认为博学,嘲笑僧人的做法。想当然,主观臆断。老河兵的“笑”:老兵对僧人和教书先生做法的否定,也表现出老兵自信和沾沾自喜。性格:阅历丰富,他善于观察和总结。对自己的判断表现出自信和自喜。4、质疑:本文中心句是哪一句?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讨论并归纳: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用今天的话就是:实

6、践出真知。)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五、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与同学交流这类小故事。明确: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掩耳盗铃2、学了《河中石兽》,回望自己的学习、生活,我收获(懂得)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