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6课《爱莲说》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6课《爱莲说》

ID:38480580

大小:23.1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6课《爱莲说》_第1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6课《爱莲说》_第2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6课《爱莲说》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6课《爱莲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丰县初级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书主备人:史玉芹审核人:初一语文组总第课时课题《爱莲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教学重难点重点: 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个人复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中国画,创设教学情境。(可展示实物,也可制作课件配

2、以诗文、音乐。)2.导入语: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二、整体感知1.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在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下画上横线。(2

3、)让学生利用工具书、互相交流解决难读难写的字。(3)让两位学生上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可以用屏幕展示,也可用小黑板。评点时,注意形义的点拨。)甚蕃(fán)淤(yū)泥濯(zhuó)清涟(lián)不染(rǎn)亵(xiè)玩隐逸(yì)噫(yī)鲜(xiǎn)有闻(4)学生齐读课文。(如有不顺畅处,教师点拨后再齐读一遍。)2.指导诵读课文(1)明确诵读要求: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诗文用的是吟诵的方法,语气比较舒缓,抑扬顿挫,很有韵味。我们在读文言文时,可以借鉴古人的读书经验。(引导学生回忆电影、电视中古人读书的语调、神态,然后加以归纳

4、。)(2)比较文中八个“之”的用法:文中有八个带“之”的句,哪些句子中的“之”可以理解为“的”,哪些句子中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将八个句子分成两组,教师范读,明显地读出后一组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再让学生进行判别。明确后,让学生齐读领会。)水陆草木之花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本文句式上的特点是骈散结合。相邻的两句话,字数相等,意思相对,叫做骈句。从宽处讲,排比句也可看作骈句。提问:文中哪些句子属于骈句呢?明确:“出淤泥而不染

5、,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4)学生齐声诵读课文,体会诵读指导要求。3.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小声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3)提问: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明确:莲花的可爱之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提问:这一长句,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明确后板书莲的品格“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明确:这个长句

6、,从生长的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庄重;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气质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5)提问: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个长句呢?明确:敬佩、赞美之情。(6)师生共同朗读这一长句,要读出敬佩、赞美之情。(7)提问:前面我们说过“说”这种文体偏重于议论,那么《爱莲说》这篇课文,哪一段偏重于议论呢?请找出直接议论莲的句子。明确:第

7、2段对菊花、牡丹作出评论,表明爱憎。直接议论莲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8)提问:君子是怎么样的人?明确:是品德高尚的人。(9)归结: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板书“花之君子者也”,“托物言志”)我们读这句话时,要读出由衷的赞美之情。(10)提问: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呢?(板书“菊”、“牡丹”,“衬托”)明确:衬托。第一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

8、托,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