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素材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素材

ID:38481092

大小: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素材_第1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素材_第2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素材_第3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素材_第4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素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素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河颂第一部分:基本情况分析1.教材分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课标建议: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黄河颂》这首诗,还要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作基础,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黄河。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它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

2、化内涵,读来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2.学生分析《黄河颂》是一首诗歌,一方面“情感是诗歌飞翔的翅膀”,另一方面按文学史的观点,它还是一首“思想大于艺术,情感多于形象”的“广场诗歌”,所以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强化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3

3、.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本文是诗歌,易于朗诵,所以要加强朗读教学,不宜过多讲解,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知识能力目标:①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②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和方法目标: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②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诗歌。③分析诗歌的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诗歌。情感目标:7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爱国情怀。(2)学习重点及难点学习重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4、诗歌。学习难点:把握诗歌语言特点,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教学突破:①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②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③抓关键语句理解内容,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概,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第二部分:预习学案预习目标①搜集有关黄河、《黄河大合唱》的资料。②识记本课的生字词。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预习重点掌握字词,朗读诗歌。预习任务一、通过网络、报刊、资料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黄河、《黄河大合唱》的材料(文字、图片、音像等)。二、借助工具书

5、,结合课下注释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有关情况。三、反复诵读诗歌,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的感情。预习诊断一、掌握下列基础知识:1、读一读,写一写。狂澜()气魄()屏嶂()山巅()哺育()2、查一查,理解词义。①澎湃:②狂澜:③屏嶂:④九曲连环:⑤一泻万丈:3、形似字注音组词。7魄()___巅()___宛()___障()___魂()___颠()___婉()___嶂()___4、识记语文常识。《黄河颂》选自组诗(),词作者是(),原名()。黄河发源于_________北麓,

6、流入_____,全长5464公里,流经我国____省(自治区)。二、整体感知大意:5、课题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整理出全诗的结构。预习质疑预习诊断提示:1、lánpòzhàngdiānbǔ2、①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②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③屏嶂:像屏风那样遮拦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遮挡。④九曲连环:形容广阔或壮大。⑤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3、略4、《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张光年巴颜喀拉山

7、渤海九5、标题中最关键的字是“颂”,在“望”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的基础上,对黄河进行赞颂。作者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大地、黄河激励中华儿女。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结构参照后面的板书设计)第三部分:课堂实施一、导读,创设情境课前,多媒体展示黄河景观图片,播放《黄河大合唱》的背景音乐,预先创设情境,上课后,诗情导入:同学们,黄河,被誉为“母亲河”7。她滋润了一片黄颜色的肥沃土地,哺育了一

8、个黄皮肤的伟大民族。古往今来,众多的英雄豪杰,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到黄河之边,站在高山之巅,歌唱着黄河,赞叹着黄河。当狼烟四起、抗战爆发之时,诗人向着黄河母亲,唱出豪迈的颂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颂》,读一读、品一品,感受黄河的无穷魅力,学习黄河的不朽精神!二、初读,预习感知(一)预习内容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黄河、《黄河大合唱》材料,挑选出优秀的。2、全班交流各小组优秀材料。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黄河及《黄河大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