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

ID:38484191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_第1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_第2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2.了解大陆漂移的基本观点。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德育目标通过海陆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教学重点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原因教学难点海陆变迁的原因。教学方法演示、分析、设疑为主要教学方法。教具准备绘制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从七大洲四大洋的复习,未来海陆分布引发的思考引入课题板书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讲授新课]1.设置悬念电脑展示课本P38图2.14“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

2、.15“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地理现象,进而思考下面有趣的问题。(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2.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观察图片,结合思考问题的提示展开讨论。3.点拨过渡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点拨归纳。(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也就是说海洋可以变成陆地。3(2)我国东部海域发

3、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也就是说陆地可以变成海洋。(3)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活动也能使海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那么,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4.学生探讨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由海变成陆?而东部海域为什么由陆变成海?板书海陆变迁←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5.承转过渡刚才的几个例子,说明了在一些局部的地方,海陆是可以变迁

4、的。那么,从全球来看,现在的海陆分布大势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吗?怎样形成的呢?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呢?还是在不断变化的呢?你同意哪种观点呢?(学生议论)请大家不要着急下结论,现在我们从世界地图上来看看会得到些什么启示。板书大陆漂移说1.学生阅读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本P36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2.启发引导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成功与失败,就隔着一层纸,你能比别人多想一步,坚持不懈地去努力,这层纸被捅破了,成功就会向你招手。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就是在偶然中比别人多想了一步,才提出了大陆在漂移这一伟大的假说,并为此献出了生

5、命,他这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大陆真的在漂移吗?板书大陆漂移3.读图观察电脑动画演示课本P40图2.18“大陆的漂移”。第一次鼠标点击2亿年前的海陆分布状况;第二次点击漂移成6500万年前海陆分布的状况;第三次点击漂移成现在的海陆分布的状况。教师边点击,图文结合,边讲述,边归纳板书(见板书设计)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4.列举证据让学生阅读课本P39图2.17“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思考:大陆漂移说的提出是偶然发现了什么现象受到启示的?阅读课本P40图2.19“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课本P40图2.20“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

6、美洲的分布”。思考: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想的呢?还是有依据的?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列举出证据,选出代言人,在全班交流。5.评价点拨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小结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进而大胆提出大陆在漂移的证据。3(1)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2)调查发现,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3)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6.设置悬念由此可见,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分布的,而且至今尚在极其缓慢的变化之中。那么,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要想知道答案,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7、课堂小结]概述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和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板书设计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海陆变迁←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魏格纳←大陆漂移说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