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后试题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后试题

ID:38485221

大小:96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3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后试题_第1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后试题_第2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后试题_第3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后试题_第4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后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后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的是()A.量杯B.量筒C.储水瓶D.雨量器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A.降水的季节变化B.降水的年际变化C.降水的季节分配D.降水的日变化3.分析伦敦降水资料,其季节分配特征是()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B.降水集中在夏季C.降水集中在冬季D.各月几乎无降水4.关于下图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B.年降水总量约为1000毫米C.气温年较差约为20℃D.夏季凉爽,冬季温暖5.下图中四地降水最多的是()-7-A.AB.BC.CD.D6.(20

2、14·咸阳模拟)下列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7.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减少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D.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8.(2013·锦州学业考)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的规律是()A.多→少B.少→多C.多→少→多D.少→多→少二、综合题9.在2014世界地理夏令营小组活动中,“世界降水组”的几位组员介绍了他们家乡的降水特点,请你根据他们的介绍在图中找出他们的家乡所在地。-7-卞卡:我们那里地处赤道附近,一年到头高温多雨,一年能降水2

3、000多毫米呢!汤姆:纬度因素是很重要的,我的家乡比卞卡的家乡纬度高,降水不如他家乡多,但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达尼:地形因素更重要啊!我的家乡虽不在赤道,可降水最多,是“世界雨极”呢!强强:我的家乡东部临海,纬度比达尼的家乡高,降水没他们那里多,而且季节分配不均匀。尤可:这说明海陆位置因素也很重要呀!我的家乡深居内陆,降水就很少呢!哈姆:什么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呀?我的家乡和强强的家乡纬度位置差不多,离海也不远,可一年到头旱得要命!由此可判断:几位组员中,位于A地的是,位于B地的是,位于C地的是,位于D地的是,位于E地的是,位于F地的是。10.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

4、题。-7-(1)从A向北到B年降水量逐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的影响。(2)C、D、E三地相比,降水量最多的是(填字母),降水量最少的是(填字母),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3)M、N相比,降水量较多的是(填字母),降水量较少的是(填字母)。这说明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大陆岸降水较多,大陆岸降水较少。(4)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在图中的代号分别是、。(5)下列三幅降水柱状图中,与A地相符的是,与C地相符的是,与M地相符的是。-7-参考答案1.【解析】选D。本题考查降水量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2.【解析】选B。本题考查降水的时间变化。不同

5、的年份降水量不同,这反映了降水的年际变化。3.【解析】选A。本题考查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由图可以看出伦敦各月降水分配比较均匀。【知识拓展】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以北半球为例)4.【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情况可以看出,该地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总量约为750毫米,气温年较差约为30℃,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故选项A符合题意。【方法技巧】某地区气温与降水的判读(1)由气温曲线确定南北半球。气温最高月出现在7(或8)月,则为北半球;气温最高月出现在1(或2)月,则为南半球。(2)看各月降水量的多少,分析降水的季

6、节变化情况。如各月降水分配是否均匀,降水总量是否丰富。(3)综合气温和降水在各月的情况,归纳该地气温和降水特征。如:图①—全年高温多雨;图②—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图③—终年温和湿润;图④—冬季温和多雨。-7-5.【解析】选B。本题考查地形雨的形成。水平运动的湿润空气,遇到山地阻挡,在迎风坡形成丰沛的降水。【易错警示】迎风坡降水并不一定多,湿润气流只有在迎风坡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会产生降水。如题中的A处虽然在迎风坡,但降水并不如B处丰富。6.【解析】选A。本题通过景观图片考查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图中A地景观为沙漠景观,年降水量最少。C地为草原景观,降水比A地相对多些。B地

7、为我国江南水乡景观,降水较多。D地高温潮湿,年降水量最多。7.【解析】选C。本题考查通过年降水量分布图来判断降水量分布的能力。根据图例很容易看出①地到②地降水量由1000~2000毫米降到500~1000毫米,再降到200~500毫米后,又降到200毫米以下,然后又升到200~500毫米,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加;①地和③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同,大致位于回归线附近,①地位于大陆东岸降水多,③地位于大陆西岸降水少;④地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②地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迎风坡。8.【解析】选C。本题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